長期吃撐或飢餓會改變胃容量?科學回應在這裡

張華瑞

2018年07月19日08:0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長期吃撐或飢餓會改變胃容量?科學回應在這裡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6年11月19日,天津首屆蛋糕大胃王超級挑戰賽海選在河西區舉行。

(李勝利/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人們常說吃撐了、肚子餓了,還有種說法是吃多了胃會被撐大,不進食時又會被餓小。那麼,長期吃撐或飢餓真的會改變胃的容量嗎?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一病區副主任醫師李霆表示,胃是一個肌性器官,是由好幾層肌肉構成的一個“房子”,胃壁最內層是各種胃腺體細胞,能夠分泌胃酸、蛋白酶原及一些胃腸激素。胃壁裡的幾層平滑肌之間存在肌間神經叢,一直在周期性地進行發放電沖動,維持胃壁的收縮,使胃在平時處於一種輕度收縮的狀態。胃在沒有食物消化時略呈管狀,容量約為50ML,在高度充盈時呈球囊狀,容量可達2L。

此外,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二病區主治醫師周波解釋道,當我們進食的時候,胃會出現容受性舒張,胃的容積會變大,為容納食物做好准備,同時胃內腺體分泌增加,排空延遲,蠕動增強,使食物在胃內充分和胃液混合,形成食糜,一定程度上消化蛋白質,為下一步在腸道的吸收做好准備。當食物排空后,胃又會恢復原來的形態。

據華龍網報道,我們的胃具有非常良好的伸縮能力,無論吃撐或者飢餓,胃容量既不會被撐大,也不會萎縮。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任自己的飲食,想吃就吃,想餓就餓。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主要刺激之一就是食物,長期飢餓缺乏食物的刺激會導致胃酸分泌不足,影響食物的消化,同時黏膜腺體由於失用,可能出現黏膜腺體萎縮的情況。另外,由於缺乏食物的刺激,膽汁長期滯留膽囊不排出,造成水分吸收增多,時間長了容易引發膽結石。而長期吃撐的話,會明顯影響胃的排空功能,出現腹脹,長此以往易導致慢性胃炎,引起消化功能下降。

總之,我們的胃並不會因為多吃或飢餓而導致容量改變,但我們也應該盡量避免長期吃撐或飢餓,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張華瑞)

受訪專家: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一病區副主任醫師李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二病區主治醫師周波

本文由北京佑安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鵬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目前研究領域為胃腸道疾病、肝臟類疾病等。

(責編:魏思敏(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