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科學為你解疑釋惑

有限空間作業應注意什麼?科普教你如何避免事故

薄晨棣
2020年05月06日10: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年來,我國每年都有10余起因施救不當造成事故傷亡擴大的次生事故發生,特別是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有限空間作業應注意什麼?發生事故后如何處理?應急管理部解答了相關問題。

有限空間易發生中毒、窒息等事故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有限空間分為3類:第一類是密閉或半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第二類是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第三類是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在有限空間的作業都稱為有限空間作業。

 

有限空間作業存在著可能發生中毒、窒息、爆炸、火災、墜落、溺水、坍塌、觸電、機械傷害、燙傷等事故的風險,其中中毒、窒息和爆炸事故較為常見。

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特性一是作業環境情況復雜。有限空間狹小,通風不暢,不利於氣體擴散,有毒有害氣體容易積聚﹔照明、通信不暢,給正常作業和應急救援造成困難。二是危險性大,一旦發生事故往往造成嚴重后果。作業人員中毒、窒息往往發生在瞬間,有的有毒氣體中毒后數分鐘、甚至數秒鐘就會致人死亡。三是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傷亡擴大。據統計,有限空間作業事故中,死亡人員有50%是救援人員,因為施救不當造成傷亡擴大。

 

有限空間作業前企業要評估風險

企業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准備工作:

首先,應當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應急預案,並報經本企業負責人批准。

其次,要根據作業方案、應急預案的要求,備齊符合要求的通風、監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裝備。

第三,要按照作業方案,明確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及其各自安全職責。

第四,要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專項安全培訓,使其熟知作業方案和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防控措施等。

 

發生事故禁止盲目施救 以防后果擴大

實施有限空間作業時應當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當採取可靠的隔斷(隔離)措施,將可能危及作業安全的設施設備、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空間與作業地點隔開,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提醒危險存在,杜絕“無知者無畏”人員隨意出入。

其次,要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在對有限空間採取通風措施后,對有限空間氧濃度、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等指標進行檢測。未經通風和檢測合格,任何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檢測的時間不得早於作業開始前30分鐘。

第三,作業過程中,應當採取通風措施,保持空氣流通,禁止採用純氧通風換氣。同時要對作業場所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定時檢測或者連續監測。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當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發現通風設備停止運轉、有限空間內氧含量濃度低於或者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高於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限值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清點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第四,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與外部有可靠的通訊聯絡﹔監護人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並與作業人員保持聯系。

有限空間作業中發生事故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企業負責人報告,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擴大。企業有關負責人員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按照預案響應程序,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開展救援。在自身救援技術、裝備、隊伍無法施救的情況下,應及時聯系消防救援隊伍等專業救援單位開展救援,並提供有限空間各種數據資料。應急救援人員實施救援時,應當做好自身防護,佩戴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要按照事故報告程序逐級上報,以便相關部門及時了解掌握情況,分析事故原因教訓,指導問題整改,有效防范類似事故。

  

(責編:李慧博、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