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科學為你解疑釋惑

清明,是怎麼從節氣變成節日的?【2】

韋衍行
2020年04月07日10:07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唐代已有清明七天長假

唐玄宗曾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對已在民間流行的寒食節掃墓習俗給予認可。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唐·祭掃

《唐會要》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至大歷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據成書於元和年間的《大唐新定吉凶書儀》,又變為“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唐代,寒食節和清明連起來,已經有了七天長假。

此外,清明節還逐漸吸收了另外一個古老節日——上巳節的內容。

自魏以后,“上巳”定在了與寒食、清明相近的三月三日,主要習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由於祭掃要到郊外去,人們在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上巳節中踏青游樂的活動。

可以說,唐代時,寒食、清明、上巳三節系列活動已經比較興盛。我們在許多唐詩中也能找到眾多習俗的影子。

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一詩中寫道,“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出現在此詩的節日活動就有蹴鞠、秋千、郊游三項。尤其后二句,也說明了在唐代,寒食與清明、上巳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描寫了寒食掃墓的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曠野蒼茫,淒風勁吹,紙錢紛飛,道盡生死離別。

(責編:李慧博、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