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乐享健康|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分享到

剃头为什么“死舅舅”?过年为什么要张灯结彩?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佩茱萸、饮重阳酒?为什么十五的月亮会十六圆?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年年过佳节,这些与佳节有关的民俗你又知道多少呢?《科普话民俗》为你盘点了与民俗有关的内容,带你探寻民俗背后的故事。

“正月剃头死舅舅”?专家告诉你真相

新年新气象,一切从头开始,可这个“头”真不敢随便动,你没听说过吗?“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在北方流传很广,不少人为了表达对长辈的敬意,严格做到正月不理发,但问起这个说法的由来却鲜有人知。为此,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 [详细]

劳动节话劳动:为什么总有“刁民”看不起我的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朝飞上枝头做凤凰”,与此相对的,一些原本拥有似锦前程却“自降身价”,甘心从事底层劳动的年轻人们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异类”。从“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事件引发坊间热议,到“重庆女大学生当洗脚妹”的故事令网友扼腕叹息,诸如此类的舆论走向让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当今社会中,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职业也分三六九等,有些劳动并不“光荣”。 [详细]

八月十五本应赏月 但为什么会十五的月亮隔天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十五夜望月》道出了许多人思念家乡、亲朋的情愫。提到思念,人们总会联想到月亮,而提到月亮,大家又会与农历十五联系在一起。可是,十五的月亮总爱隔天圆,这是怎么回事? [详细]

今天北半球白昼最短 你知道冬至和立冬有何不同吗?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很多人都会将立冬和冬至两大节气混淆。立冬一般是在每年11月份的某一天,而冬至一般是在每年12月份的某一天,由于二者时间不同,其含义也不同。那么,两大节气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呢? [详细]

解读“腊八”:腊八蒜为何为绿色?吃了有何好处?

腊八蒜,或称绿蒜、翡翠蒜,因其多在腊月初八腌制,故称腊八蒜。人们将蒜去皮、清洗、剥瓣,倒入米醋,存入密封小坛中,等上十多天再开封,就可以食用了。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腌制后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