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伪装术”为什么可以骗过免疫系统?

万泽浩

2019年08月28日08:49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在进行肿瘤治疗时,纳米药物载体因其体积小、毒副作用小、选择性高等优良特质,在负载药物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但纳米药物载体容易受到人体免疫系统的干预,从而阻碍药物输送。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峻柏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基于细胞膜“伪装”的纳米载体,成为纳米药物载体研究的新方向,那么细胞膜伪装纳米载体是什么?为什么免疫屏障不会对细胞膜载体产生排斥反应呢?

纳米级药物载体是一种亚微粒药物载体输送系统,它属于纳米级微观范畴,医生将药物包封于亚微粒中,可以起到调节释药的速度、增加生物膜透过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作用。纳米药物载体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毛细血管,还可以通过内皮细胞间隙,从而实现靶向用药、降低副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常规用药中助溶剂的副作用。可是常规的纳米药物载体容易被人体免疫系统察觉,受到免疫系统的干预,且部分药物载体包封率低、适用范围窄,临床应用率不高。

此次李峻柏课题组在克服免疫系统干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该组装体引入仿生伪装理念,能够成功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那么细胞膜药物载体是如何做到逃脱免疫系统追查的呢?科研人员使用天然红细胞膜包埋纳米载体表面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科技人员首先将天然红细胞膜分离囊泡化,再将其重构在纳米载体表面,这种经过天然红细胞膜伪装合成或组装的纳米载体,继承了天然红细胞膜的外源复合载体,能轻松地骗过机体内免疫系统,顺利通过免疫识别,从而延长了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升药物的给药效率。此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细胞膜伪装技术的帮助下,纳米药物载体不仅轻松地逃脱免疫清除,有助于其在血液里的循环时间,还能提高其生物相容性,降低在内脏器官中的富集和毒副作用。

可惜的是,用天然红细胞膜伪装的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并不能够作为临床医疗手段投入到治疗中。但是相信总有一天,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这种纳米药物载体会成为肿瘤患者的新希望。

本文由首钢医院内科主任姚震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魏思敏、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