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飽”演變為“吃好”,面對琳琅滿目的食品,怎麼吃才能在滿足味蕾的情況下,又能吃出健康呢?
吃炸薯條易早亡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稱,吃炸薯條會增加早亡風險。該研究的首席作者、意大利帕多瓦國家研究委員會科學家尼古拉·瓦諾尼斯稱,吃薯條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油炸過的。
為研究吃炸薯條和早亡風險的關系,研究人員在8年內追蹤了4440名45~79歲的人,收集他們每周吃油炸和非油炸土豆的攝入量。觀察期間,共有236人死亡。【詳細】
豆豉,老人的“長壽豆”
豆豉屬於發酵食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鈷、硒、鉬、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營養極其豐富。豆豉是老人的“長壽豆”,經常吃不僅有助於開胃消食、祛風散寒,還能預防腦血栓的發生。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文獻中就有對豆豉的記載,東漢開始用作藥物。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豆豉的功效記載最為詳細:“豆性平,作豉則溫,既蒸暑,故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即豆豉可以開胃消食、祛風散寒、治療水土不服等。近年來研究發現,豆豉中鈷的含量是小麥的40倍,對預防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此外,豆豉還能改善大腦的血流量,有效預防腦血栓的形成。【詳細】
女性吃魚有特殊好處
魚肉營養豐富,含大量優質蛋白質,而且脂肪少,吃起來細膩嫩滑,容易消化。近年研究發現,女性,更適合吃魚。除了不易發胖外,吃魚對她們還有以下特殊益處。
有利胎兒健康生長。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吃魚的孕婦出現早產的可能性,遠低於平時不吃魚或很少吃魚的孕婦。他們還發現,孕期每周吃一次魚,早產的可能性僅為1.9%,而從不吃魚的孕婦早產的可能性為7.1%。研究人員認為,魚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這種物質可能有防止早產和有效增加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的作用。【詳細】
多吃三類食物可安心度夏
多吃小麥
小麥做主食能提供能量和B族維生素,但它還有很多藥食兩用的功效,能幫助我們安度盛夏。小麥麩口感很糙,但小麥麩有一定的藥用功效,能除心煩,止消渴。早餐時取一勺放在牛奶裡,時間來得及的話可以稍微煮一下。另外,熬小米粥時加些也行,和豆漿搭配也不錯裡,營養豐富,也容易消化吸收,可以說是百搭食材。
多吃苦味食物
伏天裡主動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天然養生品。
多吃羊肉
現代人太貪涼了,冷飲一杯接一杯,空調一吹一整天,但正是這樣,帶來的健康問題也顯而易見:冷飲容易刺激胃腸,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而空調則可能會帶來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專家指出,人年老時體弱多病,是因為少壯時太貪涼所致。寒則滯,暖則通,這個時候適當吃點暖性的羊肉,有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疏通筋脈。【詳細】
吃豆勝過吃肉,夏季6種豆各有養生特長
綠豆,清熱解暑:綠豆味道甘甜、性寒,能清熱解暑、消腫通氣。綠豆皮中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如類黃酮、單寧、皂甙等﹔綠豆中還有生物鹼、豆固醇以及大量膳食纖維等。
紅豆,補鉀消腫:紅豆富含膳食纖維、鉀、鎂、磷、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特別能補充夏季流汗丟失的鉀,心腎功能不好的人尤其適合吃紅豆。中醫認為,紅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的功效,有利於夏季消水腫。
毛豆,緩解疲勞:毛豆富含植物蛋白、B族維生素、植酸、低聚糖以及鉀、鎂、鐵等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它有助控制血糖和血脂,能緩解夏季的疲憊感、補充體力,預防貧血等。
豌豆,改善情緒:豌豆可成為夏季“開心豆”。人們在夏季容易脾胃功能失調、食欲不振、拉肚子。中醫認為,豌豆歸脾、胃經,具有止瀉痢、消癰腫、健脾胃等食療作用。
蠶豆,益氣健腦:蠶豆除了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鈣、磷、鉀、B族維生素、胡蘿卜素等營養素,還含有磷脂和膽鹼,有一定的增強記憶和健腦作用。蠶豆可以用來煸炒、與雞蛋煮湯、熬粥等。
扁豆,健脾祛濕:扁豆健脾祛濕、養胃下氣,能解毒、消水腫,正好“對症”眼下氣溫高,濕氣重的天氣。扁豆也是膳食纖維的“大戶”,平時精米白面吃多了的現代人,如果有便秘上火的症狀,不妨適當吃一些扁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