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騎車易“傷心” 共享單車沒騎對也會危害身體健康

2017年07月18日16:5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現在,隻要使用手機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讓使用者在花費較小的前提下,乘騎馬路邊上的任意一款共享單車。這種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成了不少上班族的首選。但你知道嗎?共享單車“騎不對”,也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5月8日,北京五路居地鐵站站口,一輛私家車被共享單車包圍。(樊甲山/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鬧市騎車小心“傷心”

共享單車是解決“回家一公裡”的“神器”之一。每到上下班的時候,總會看到很多“騎士”騎著共享單車在馬路上穿梭,與各種汽車並行,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據《生命時報》報道,比利時哈塞爾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無論開車、騎車或步行上班,隻要經過車輛密集路段,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危險,主要原因是尾氣污染。其中,騎車上班者所的受危險較大,因為在上下班高峰期,路上車輛較多,上班族吸入的尾氣較多,同時還要耗費一定體力踩踏自行車,這樣很容易引發供血不足。所以騎車雖然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若穿行在污染嚴重的馬路上,則弊大於利。

騎車姿勢不對小心傷關節

如果被問到“你會騎車嗎”,大多數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表示“當然會”。但事實上,騎車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擺正姿勢,姿勢不對不僅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還會危害身體健康。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脊柱一科主任醫師楊少鋒在接受《長沙晚報》採訪時表示,騎單車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鍛煉方式,但不正確的騎行方式也會影響健康。楊少鋒提醒大家,騎單車應根據自己的身高選擇合適的車型,調整車座的高度﹔在騎行時雙肘關節應自然彎曲,身體稍微前傾﹔雙下肢在伸直位時,膝關節稍微彎曲﹔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騎車,而且連續騎行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否則會導致肌肉緊張,造成腰椎、頸椎、腕關節、膝關節等部位的勞損。

騎完單車不洗手當心細菌交叉傳播

隨著氣溫轉暖,騎共享單車的人越來越多,不少騎行者在使用共享單車時不戴手套,騎完之后也不去洗手。據《北京晚報》報道,人們在騎自行車時,因為活動量增加,手掌會出汗,此時如果沒有戴手套等防護品,手上的細菌就會隨著汗液附著在車扶手上,而扶手上的防滑紋路正是細菌滋生的理想場所。同時,由於不少共享單車都是“你騎完了我再接著騎”,使用頻率很高,這就會造成手上的細菌被交叉傳播。因此,如果有條件的話,大家最好自備騎車手套,若不使用手套,在使用完共享單車后,也要對手進行細致清洗。(趙鵬)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臨床醫學、心理醫學等。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