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又冷凍的雪糕真的有毒嗎?有人認為如果雪糕貯存時達不到所需溫度,就會引起其結構變化,甚至產生“可溶性毒蛋白”等有害物質。那麼,真相到底如何?人食用融化后又冷凍的雪糕會不會影響健康?
2011年7月26日,安徽淮北某礦業公司井口,礦區女工們主動送西瓜、雪糕慰勞生產一線礦工。(黃世鵬/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蛋白質在發生變質、產生細菌等情況時會危害人體健康
據《北京晨報》報道,在以下三種情況下,蛋白質可能會危害身體健康:一是蛋白質發生變質,分解出有害的其他物質,如雞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變質后會分解出硫化物,帶有刺激性氣味的硫化物食用后對身體有害﹔二是蛋白質吸引了細菌並使其大量繁殖,人吃了帶有細菌的食物,很可能導致拉肚子等胃腸道疾病﹔三是一些人本身會對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
反復冷凍的雪糕對人體有害,但罪魁禍首是細菌,與蛋白無關
湖北省營養協會秘書長、華科大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楊雪峰在接受《長江日報》採訪時表示,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通常不具有毒性,醫學生上有“可溶性蛋白”的說法,但沒有“可溶性毒蛋白”的說法。楊雪峰還指出,如果冷藏環境不符合要求,雪糕融化后再被冷凍,會導致細菌過量繁殖,這種情況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但這與蛋白本身並沒有關系。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谷傳玲在接受《山西日報》採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並沒有聽說過‘可溶性毒蛋白’這個名詞,文獻中也查不到相關字眼﹔僅憑溫度變化就能讓蛋白質變得有毒,這種說法不僅沒有科學依據,而且聳人聽聞。”
選購雪糕等冷飲時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雪糕、冰淇淋這類冷飲在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要保持低溫冷藏,避免高溫融化和細菌繁殖,因此《山西晚報》提醒消費者,夏日購買雪糕等冷飲時應選擇有衛生許可、食品流通許可的正規商場或零售點﹔購買時除了要關注產品主要成分、淨含量、執行標准、生產日期、QS標志、廠名、廠址等相關標識,還要注意有無超過保質期、是否發霉變質、包裝有無損壞等現象。
《金陵晚報》還提醒大家,在購買冷飲后應立即食用或盡快放入冰箱的冷凍室中,以免滋生細菌。(劉洋)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