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智能攝像頭需警惕 別讓你的一舉一動成為公開直播

2017年07月26日13:4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近年來,智能攝像頭逐漸進入人們的家庭生活,消費者隻要在手機上下載APP即可隨時查看家中情況,比如查看老人獨自在家是否安全,保姆帶娃是否盡責,家中有無小偷出入等。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智能攝像頭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1年4月26日,第九屆北京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與技術設備展覽會上,工作人員在介紹攝像頭監控系統。(羅偉/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據《文匯報》報道,南京的吳女士在家中安裝了智能攝像頭用於拍攝寵物貓的日常動態,然而卻在某寵物網站上發現了自家寵物貓的視頻。據警方推斷,吳女士的攝像頭可能中了木馬病毒,被不法分子截獲監控視頻后發布在其他網站上謀利。細思恐極(網絡流行語,意思是指仔細想想,覺得恐怖到了極點),家竟然成為直播場所,人在家裡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無數雙眼睛盯著。這種情況下,個人隱私安全該如何能保障?

當前市場上智能攝像頭的品牌很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據新華網報道,國家質檢總局於6月18日發布了智能攝像頭安全風險警示:國家質檢總局對市場上採集的40批次樣品進行檢測,其中的32批次樣品存在安全風險,八成智能攝像頭可能會被別人惡意控制。

智能攝像頭為何容易被他人操控?據《中國婦女報》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處處長、研究員李廣乾分析,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技術不成熟,導致智能攝像頭在安裝、使用、信息傳輸、數據存儲等各個環節都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另一方面與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很多攝像頭存在弱口令安全漏洞,其初始密碼非常簡單,用戶購買之后如果不及時修改密碼,很有可能被黑客攻破並竊取個人信息。

人們在選購和使用智能攝像頭時應注意什麼?360高級工程師鄭廣瑞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人們要在正規渠道選購大廠商的產品,切勿貪圖便宜,購買“三無”產品﹔在使用產品之前,仔細查看相關說明和廠商聲明,充分了解選購產品和服務的各項功能﹔在使用時,應及時修改初始密碼,密碼需具備一定復雜度並養成定期修改的習慣。

科技是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時刻注意自身安全。(郭浩)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環保、水利、節能、氣象、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等。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