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僅婉轉動聽還能用於治病 關於音樂治療你了解多少?

2017年07月31日13:0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當婉轉動聽的音樂在你耳邊靜靜流淌時,你是否感覺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其實,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讓你感覺放鬆,如今音樂還可用於治療疾病。不過很多人對音樂治療還很陌生,那麼,音樂治療究竟是什麼?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第四屆香港國際音樂節浙江總決賽現場,小朋友們在演奏樂器。(施健學/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音樂治療是什麼?

對大多數人而言,音樂治療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他們難以想象簡單的音樂竟然能治療疾病。據《武漢晚報》報道,音樂治療是通過音樂使人的生理產生不同反應,以改變人的情緒,最終改變人的認知,幫助人擺脫痛苦、走出困境。音樂治療師會利用一切與音樂相關的活動,如聽音樂、唱歌、樂器演奏、音樂創作、歌曲創作、即興演奏、舞蹈、美術等,與被治療者互動,調整他們的情緒。需要注意的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音樂治療師參與的音樂活動是不能歸為音樂治療的。

音樂治療的適用疾病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音樂治療可用於治療哪些疾病?治療方法又有哪些呢?據光明網報道,如今音樂治療主要應用於患聽力障礙、情感障礙、語言障礙、溝通障礙、學習障礙、智力缺陷、哮喘、舞台表演緊張、視力損傷、外形損傷及早產兒、自閉症人群中,還可用於分娩、外科手術、心理治療、臨終關懷、戒毒戒酒的過程中﹔此外,音樂治療也能應用於精神病、神經損傷、脊椎損傷、老年痴呆、腦中風后遺症等疾病的治療中。

音樂治療可分為接受式、即興式、再創造式音樂治療,其中接受式音樂治療的方法包括聆聽、歌曲討論等方法﹔再創造式音樂治療包括歌曲創作、樂曲創作、音樂心理劇等﹔即興音樂治療則包括器樂即興、口頭即興等方法。(丁鵬勛)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方正、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