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會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為了孩子請遠離家暴

2017年08月04日14:2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多年來,家長們都在不斷地論証,孩子到底是富養好還是窮養好?而現在卻有不少人提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愛”,和諧的家庭環境才是家長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家暴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非常嚴重,但目前,家暴現象依然存在於不少家庭中。為此,人民網科普採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心身醫學門診主任彭國球,請他為大家解釋家暴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6年11月22日,社區婦女在反家暴展版上簽名。(萬善朝/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家暴的習慣會遺傳給孩子

彭國球說,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習得性行為,如果孩子在有家庭暴力的環境中生活成長,對用暴力解決家庭矛盾或者糾紛的方式耳濡目染,長此以往,孩子會對這種行為進行模仿,並在未來自己的婚姻中優先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此,家庭中如果存在家暴問題,家長應及時進行調適,避免在孩子面前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彭國球表示,“有家暴行為的人大多數都存在心理問題和人格障礙,而童年時不良的家庭環境的確容易導致其心理不健康。”

及時止損是對自己也是對孩子的保護

考慮到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很多人在遭遇家暴之后會選擇忍讓,不過,彭國球指出,如果婚姻中出現了家暴,要學會‘及時止損’,一味地忍讓,隻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彭國球解釋道,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無條件的忍讓與原諒隻會導致家暴的升級,施暴方會越來越猖狂,而受暴方則會遭受更多的暴力,最終導致家庭的氛圍、環境越來越惡劣。無數的悲劇証明,如果受暴方在施暴者毫無悔改之意時,依然抱著一顆想要改造對方的“慈悲心腸”,其結果大多都是失敗的。

彭國球說:“對家暴選擇忍讓與原諒對孩子沒有任何積極的影響,反而會導致孩子對未來自己的婚姻產生陰影。與在和諧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相比,在不和諧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在未來的婚姻中更容易出現問題,例如恐婚、恐懼生孩子等,這些都與家庭的成長環境都有關。此外,不和諧的家庭環境還會使孩子的人格與性格的養成受到影響。”

因此,當家暴發生時,受暴方不能期望施暴方能夠理性地控制自己,受暴方要勇敢地遠離施暴方,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孩子來說,這種方式都是最好的保護。(蔣曉婷)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劉若馨(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