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說走就走的旅行”?可能你是向往有錢有時間的狀態

2017年08月07日08:3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們總說“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到底有怎樣的魔力,能讓人們如此著迷?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心身醫學門診主任彭國球,請他為大家說一說旅行的意義。

雲南省麗江市的美景(張藍兮/人民網)

旅行是為了滿足審美需求、認知需求和超越自我的需求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彭國球認為,在這幾大需求之上,往往還有審美需求、認知需求和超越自我的需求。審美需求是指人們不斷地追求著美好的事物,在旅行中體現為欣賞美景,豐富自己的眼界﹔認知需求就是人們不斷地學習,在旅行中體現為認識新的事物,豐富自己的思維﹔超越自我的需求就是渴望不斷地進行挑戰,在旅行中體現為通過旅行的新鮮感、刺激感打破平時墨守成規的狀態。

“旅行能在自我實現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審美、認知和超越自我的需求,世界這麼大,真的值得去看看。”彭國球說。

向往說走就走的旅行,說明你對時間和財務自由有渴望

彭國球認為,“向往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側面說明大家向往自由,包括時間上和財務上的自由。”

一方面,無論是學生群體還是上班族,旅游時首先要考慮時間問題,能夠“說走就走”的人往往在時間上比較自由﹔另一方面,旅行難免要考慮資金問題,能夠“說走就走”,意味著其在經濟上也較為寬裕。彭國球補充,“既有時間又有錢恰好是人們所向往的狀態,也是不少人所認為的成功的標志,因此向往‘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是很正常的。”(蔣曉婷)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醫學心理學博士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方正、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