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也會被雷電擊中?來看看遭遇雷擊應怎樣應對

2017年08月11日08:3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夏季雷雨天氣明顯增多,一旦遇到打雷閃電,很多人都會習慣性地躲進室內。但是,即使在室內也有可能會遭到雷擊。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7月13日晚,北京石景山區上空電閃雷鳴。(李文明/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據新華網報道,由於電源線、電話線、煤氣管等設施是從建筑物外接入室內的,暴露在建筑物外的電線、管道等設施很容易受到雷電影響,當發生雷電襲擊時,較強的電磁波或感應電流會順著這些設施進入室內。此時,如果人恰巧與這些設施有所接觸,就可能會遭到雷擊,受到傷害。

如果不小心遭遇雷擊,人應該怎樣進行自救?據《錢江晚報》介紹,如果被雷擊者衣服著火,應立刻躺下,避免火燒及面部,同時施救者可以向傷者潑水,或用厚外衣、毯子等裹住傷者來進行滅火﹔ 如果被雷擊者陷入昏迷,甚至停止呼吸,施救者要讓被雷擊者躺平,同時解開其衣扣並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復蘇搶救﹔如果被雷擊者的身體已被燒傷或已休克,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則其自行蘇醒的可能性很大,這時應讓被雷擊者平臥,再送醫院進行治療﹔在送醫途中,要注意為被雷擊者保溫,若其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現象,施救者應對其頭部進行冷敷,但需注意的是,不要用油膏擦拭被雷擊者身上的傷口或創面。

《人民日報》提到,預防雷擊要做到“室內三不宜”“室外六不宜”。

室內三不宜:不宜敞開門窗﹔不宜使用淋浴沖涼或觸摸金屬管道﹔不宜靠近建筑物外牆、電氣設備以及使用電器。

室外六不宜:不宜進入臨時性的棚屋、崗亭等無防雷設施的建筑物﹔不宜躲在大樹底下避雨﹔不宜在曠野和高地打雨傘,不宜扛釣魚竿、高爾夫球棍、旗杆等物體﹔不宜在水面或水陸交界處作業﹔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不宜在建筑物頂上逗留。(成子良)

本文由北京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琳娜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