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波”檢測過敏原不靠譜 過敏了你應該這麼做

2017年08月11日08:39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疹等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過敏性疾病,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危害,還總是讓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因此,面對此類疾病,找到過敏原尤為重要。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種用“生物共振波”檢測過敏原的方法,很多人都對此滿懷期待,但這種方法究竟是科學的進步還是商家的噱頭?

動物的毛發是過敏原之一(方正/人民網)

首先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網上宣稱的“用‘生物共振波’檢測過敏原”的原理。據央廣網報道,“生物共振波”檢測方法認為,一種物質與人體多次接觸后會產生“生物記憶碼”,這種“記憶碼”就是過敏的“引信”,所以通過檢測共振波,就能發現人體對何種物質過敏,知道過敏原后,人們自然就能有效預防過敏了。此原理聽起來煞有介事,但不少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對這種理論尚無耳聞,並且“生物共振波”理論與過敏幾乎不沾邊,所以這個方法並不靠譜。事實上,檢測過敏原的過程非常復雜,絕不是一次檢測就能得出定論的,貿然相信錯誤的過敏原檢測報告,非但不能預防過敏,反而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險。

既然“生物共振波”檢測過敏原這一方法不靠譜,那麼如何較准確地查清過敏原呢?《中國婦女報》介紹,過敏原檢查主要分為過敏原皮膚試驗和血清過敏原檢查,除此之外,醫生通常還會為患者做血常規檢查,然后根據結果,結合被檢查者的病史,判斷其是否存在過敏反應。另外,有的病人雖然被確診患有過敏性疾病,但無法查出過敏原,對這類病人,隻能從其生活習慣入手,進行分析﹔患者也應該盡量將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發病前接觸的所有物品都記錄下來並告訴醫生,協助醫生找到過敏原。

如果不慎發生了過敏,患者切勿憑經驗用藥。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王海洪接受《貴陽日報》採訪時提醒大家,一旦出現過敏症狀,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擅自用藥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加重病情,對於試圖用激素軟膏來改善過敏症狀的皮膚過敏患者更是如此,因為激素軟膏雖然可能可以很快控制皮膚的過敏症狀,但是隻要一停用,過敏症狀就會復發﹔如果長期使用激素類軟膏,會使皮膚失去正常防御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最終導致患上激素依賴性皮炎。(趙鵬)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的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臨床醫學、心理醫學等。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