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對人體健康有益,但若過量運動卻有可能適得其反,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不僅成年人如此,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很多家長都希望通過運動來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吃苦精神,殊不知,讓孩子過量運動往往會適得其反。那麼,過量運動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孩子又該如何科學健康地進行運動呢?
8月7日,孩子們在江蘇省盱眙縣體育場內踢足球。(顏懷峰)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骨科主任張學軍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孩子的骨骼、肌肉以及心臟組織都沒有發育完全,過度運動會使孩子心肌壁厚度增加,限制心腔擴張,影響心肺功能發育。就兒童來而言,有些運動損傷是難以徹底恢復的,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孩子的關節中軟骨還沒有完全長成,長時間過度磨損會造成膝關節、髖關節的損傷。
中國經濟網提到,由於孩子的肌肉、韌帶組織還不夠強勁,無法對骨骼起到很好的固定和保護作用,一旦運動過度,很容易就使骨骼造成損傷﹔若長時間過量運動,會使孩子的大腦受損,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甚至缺氧等現象。另外,低齡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在超強度運動后,其可能會對這些運動產生反感和排斥,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平時該如何進行科學適量的運動?據《健康時報》報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高雲秋建議,孩子在運動時應選擇速度、柔韌性方面的體育鍛煉,不宜進行耐力和力量鍛煉,而且運動量也要循序漸進,不宜一次性進行大量體育鍛煉,每次鍛煉時間30分鐘左右為宜,每周5~6次即可。
另外,《生命時報》還提到,不同年齡段應該有側重地選擇運動方式,以便得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不宜運動量過大,可以選擇爬、跑、走路等帶有一定趣味性的運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根據其體質特點選擇游泳、跳繩等運動,這不僅能夠鍛煉身體的協調性,還能夠促進骨骼生長、消耗多余脂肪,為孩子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成子良)
本文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副研究員代金剛進行科學性把關。
代金剛,中國中醫科學院副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擅長中醫內科、針灸科疾病的診療,研究領域包括健康養生、康復鍛煉、中醫內科疾病、針灸、推拿、中藥和傳統鍛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