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食主義”雖然健康又時尚 但輕食也需有度

2017年10月25日08:4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當下,在慢生活、低碳環保、有機綠色等概念被人們關注的同時,一個源於歐洲的概念——“輕食主義”也開始流行,成為很多人追求的一種風尚。那麼,“輕食主義”究竟是什麼?追求“輕食主義”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蔬菜、水果沙拉(孫奕菲/人民網)

據新華網報道,輕食原指咖啡館用來搭配咖啡的簡餐,即分量少但容易飽腹的食物。發展到現在,輕食演變成為低脂肪、低熱量、少糖、少鹽且富含高纖維和營養的食物,它以低熱量的食材取代大魚大肉,同時使人們不再過分追求食物的色、香、味。

有些人認為輕食與節食是一回事,雖然輕食從某方面來講等同於少食,而且科學地吃輕食也能夠達到減肥的效果,但是輕食並不等於節食。

一方面,《錢江晚報》表示,節食和輕食的過程不同,節食是人為了達到減肥的目的,少吃甚至不吃食物,以減少人體能量的攝入,所以節食的人常常餓肚子,節食的過程也十分痛苦﹔而輕食是根據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盡量選擇飽腹感強的食物,無需忍受節食、餓肚子的痛苦。

另一方面,輕食和節食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據中國新聞網介紹,節食雖然可以降低人的總體重、減少脂肪,但是卻會對人的體力和免疫力造成負面影響﹔而“輕食主義”不推崇一味地減重,它強調的是簡單、適量、健康和均衡的飲食方式。

不過,輕食雖好,但也要有度。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餐保化所副所長張一青告訴《湖南日報》記者,對於輕食推崇者而言,他們往往容易陷入誤區。張一青表示,人們認為輕食可以隨便吃,吃多少都營養,其實輕食也會導致營養過剩,且不少輕食都是含糖的根莖類食物,其熱量驚人,吃多了容易發胖,因此吃輕食也需注意量。(成子良)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卜勇: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學士、中國科學院認知科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后,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環保、水利、節能、氣象、人工智能、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等。

(責編:崔鐘文、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