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裡的冷凍食品(圖片來源:東方IC)
大家都知道變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可能使身體健康遭受細菌和病毒的威脅。很多人為了不讓食物變質,便把它們統統放進冰箱裡冷凍,但如果你以為隻要將食物冷凍就萬事大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食物即使被冷凍也有保質期,而且保質期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長,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冷凍保存。據《北京晚報》報道,冷凍保存的溫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要想達到保鮮效果,需要保持持續低溫,直到食用或加工時為止,否則就不能保証食物的質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冷凍的環境中,一般細菌都會被抑制生長或殺死,但這並不等於完全殺菌,有些抗凍能力較強的細菌依然能存活下來,因此還是存在微生物污染食物的風險。人們一旦食用了感染這類細菌的食物,就有可能引起腸道類疾病。
那麼,冷凍食品的保質期是多久呢?據《山西晚報》報道,雞、鴨、牛、羊、豬肉的冷凍時間最長別超過6個月,培根片、腌肉別超過3個月,火腿和培根塊別超過4個月﹔魚類中,多脂魚和魚塊冷凍時間不宜超過4個月,白鲑別超過8個月,貝類別超過3個月﹔用開水焯過的蔬菜可以冷凍保存10至12個月,沒焯過的隻能保存3—4個月,西紅柿最長可冷凍保存8個月。《北京日報》建議,為了減少浪費,人們最好在把食物放入冷凍室前貼個標簽,並注明放入時間和食用期限,這樣大家就能夠根據存放時間來判斷食物是否變質,並提前做出某些應對措施。
除了依據存放時間判斷,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員李廣萍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還向大家介紹了一種辨別冷凍肉是否變質的方法。他說,“不新鮮甚至開始腐壞的肉往往有四個特點:彈性差、黏度大、有異味、肉湯混。如果肉有臭味、異味,且用手指按壓肉塊時,肉凹陷后不能彈起,肉的色澤發暗,表面污穢黏手,這樣的肉肯定不能吃。”(趙鵬)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