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會給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一點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不過,有人會說,自己只是喝了一點酒,因此算不上酒駕﹔也有人說,自己酒量大,喝一點酒根本不影響開車﹔還有人說,自己是昨天喝的酒,已經過了一晚上,肯定不算酒駕,這些觀點有科學依據嗎?
2017年9月28日,交通民警正在安徽廬江縣城街頭勘察事故現場,一名醉酒駕駛的男子遇到交警查車強行沖卡,結果方向失控連續撞斷4棵行道樹
(左學長/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酒駕。據《揚子晚報》報道,機動車是一種速度快、沖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駕駛員行車時能在0.75秒內對道路上瞬息萬變的交通情況做出迅速的判斷,並採取恰當的技術措施,以保証交通安全。然而飲酒后,酒會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制作用,影響反應力,所以才會有不允許酒駕的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發布的《車輛駕駛人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中規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為飲酒駕車﹔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為醉酒駕車。
不過,有些人會對酒駕抱有僥幸心理,其中一些人認為自己酒量大,喝一點酒不影響開車。但據《山西日報》報道,是否構成酒駕看的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與酒量大小沒有任何關系。酒量大的人飲酒后即便神智清醒,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也可能達到酒駕標准。還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只是喝了一瓶啤酒,數量少且度數低,並不算酒駕。但據《南京日報》報道,曾有實驗表明,喝3瓶啤酒后,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即會超過80mg/100ml,雖然每個人對酒精的分解速度不一樣,但喝一瓶啤酒完全有可能使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酒駕標准。
另外,有些人喝酒后第二天開車依然被認定為酒駕,於是提出酒后到底多長時間才能開車的疑問。據《西安晚報》介紹,關於酒后多長時間能開車的問題,現在並沒有統一的標准,其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第一,人體差異,有的人對酒精吸收得比較快,發散得也快,有的人則吸收得慢,發散得也慢,而這些對酒精吸收、發散較慢的人第二天可能會有血液中酒精濃度超標的現象﹔第二,酒中酒精濃度的差異,喝高度酒后通常需要更長時間發散酒精。(趙鵬)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