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看看人們對老花的三大誤區

2017年11月28日13:42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器官會出現衰老的現象,其中眼睛衰老的一個表現就是老花,即人們所說的老花眼。不過,有說法稱“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還有人認為,視力下降、眼前有黑影是得老花的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心。其實,以上說法都是人們對老花的誤區。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2月5日,黨員志願者為群眾開展視力篩查,配送老花鏡。(龔獻明/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誤區一:近視的人不會得老花

廣州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主任醫師吳京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眼睛的調節能力會下降,近視的人也不例外,只是表現出來的形式不一樣而已。近視的人眼睛本來就存在一定的屈光度數,不戴近視眼鏡時有點類似於正常人戴了老花鏡的狀態,所以近視的人在老花后不戴老花鏡就能看清楚近的、細小的物體﹔但如果戴上近視眼鏡,他們一樣沒法看清近的物體,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因為近視的人也會得老花。

誤區二:視力下降、眼前有黑影是得老花的正常現象

當中老年人出現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眼前還有一團黑影時,很多人會認為這是身體衰老、得老花的正常現象。殊不知,這種現象可能意味著患上了黃斑病變。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黎曉新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老年黃斑病變是由於眼睛黃斑區的細胞病變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眼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不可逆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老年黃斑病變的預兆就是視物變形,視力正當中會出現一塊黑團狀盲點。一些老年人患上此病后,往往認為這是白內障導致,還有很多老年人誤以為這是“老眼昏花”,這樣就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老年黃斑病變的黃金治療時間為發病后三個月內,如及時正確治療,可大大減小失明風險。

誤區三:老年人老花程度減輕是好事

有些老年人原本有點老花,但某段時間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有所恢復,於是認為自己的眼睛“返老還童”了,是身體健康的標志。但南京市中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劉昳在接受《揚子晚報》採訪時表示,“對於有老花的老年人來說,如果視力突然變好,要警惕患上白內障和青光眼。因為在患上白內障后,隨著病情的發展,眼睛屈光度會改變,晶狀體會變得渾濁一些,讓患者的老花程度減輕﹔患上青光眼之后,眼壓會增高,進而壓迫眼球后壁,造成眼軸伸長,再加上房水排不出去,被迫滲入晶體內,使之變凸,造成老花程度減輕。”劉昳提醒,“老花程度是不會無緣無故地減輕的,所以如果出現視力‘返老還童’的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趙鵬)

本文由山西省臨汾市僑聯眼科醫院院長強澤龍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方正、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