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擠眉弄眼”,真的只是因為調皮嗎?

2018年03月12日08:1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許多家長會通過拍照記錄孩子成長的瞬間,寶寶們在面對鏡頭時也十分配合,常常做出“擠眉弄眼”的表情。不過,有些孩子不僅在拍照時會露出這種表情,在生活中也總是“擠眉弄眼”。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因為孩子太調皮,事實果真如此嗎?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小朋友在與“冰糖葫蘆”造型的裝飾物合影。(王明銘/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其實,若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的話,不是因為寶寶調皮,而是因為寶寶生病了。當寶寶出現上述情況時,可能是患上了抽動症。

什麼是抽動症?據中國江蘇網報道:抽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該病症的特點是突然、快速、不自主、重復的肌肉抽動,開始症狀較輕,以眨眼、面肌抽動為主,繼而從頭逐步發展到頸肩、上肢、軀干、下肢等各部位肌肉。患兒多見於4-12歲之間,男孩居多。主要表現為頻繁眨眼、皺眉、努嘴、喉嚨中常發出怪聲、不由自主地清嗓子或干咳、扭脖子、聳肩、甩胳膊、踢腿,嚴重時甚至會抖肚子、鼓肚子等。如果出現上述動作中的兩個或以上,並且持續兩個月以上,就可以判斷孩子有可能患上了抽動症,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據《生命時報》報道,抽動症的誘發因素如下:

1.社會家庭因素。家庭環境直接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家長不關心、期望值過高,都會使兒童精神受到損傷。很多孩子發生抽動症和父母爭吵、離婚有很大關系。

2.缺乏微量元素。鐵缺乏可引起貧血,造成各臟器供血不足,進而影響大腦發育,引發抽動症。

另外,據《新民晚報》報道,飲食不節也是造成抽動症的一個原因,挑食、過食肥甘厚味或寒涼、辛辣食物,會損傷脾胃,脾虛痰聚、脾虛肝旺都會引發各種症狀。

抽動症是否能得到有效治療呢?據《西安晚報》報道,現代大量醫學研究數據証明了中醫藥在抽動症的治療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屬於療效可靠且安全的綠色療法。因此,很多人都選用中醫藥來治療抽動症。中醫辨証使用中湯藥、針灸、理療、穴位點按等方法,在控制症狀的同時,改善患兒體質,祛除病因,做到治療方案因人而異,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藥物,症狀控制后可扶正固本法以鞏固療效,減少復發。

此外,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兒科主任姜之炎在接受《新民晚報》採訪時表示,抽動症是一種身心疾病,對患兒除了藥物干預外,心理干預也很重要。對孩子要認真、耐心,要給予孩子安慰、鼓勵。當抽動發作時,姜之炎主任建議,家長不要強制孩子控制,最好採用心理轉移法,如讓孩子做些輕鬆、喜愛的事。平時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大聲喝斥,甚至打罵,讓孩子身處在一個溫馨、寬鬆的家庭環境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與參加戶外活動等要有機結合,飲食要均衡。還要避免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也不要讓孩子一直沉溺在游戲中。(陳方)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目前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責編:方正、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