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干燥了?告訴你如何選擇補水保濕產品

李蒙蒙

2018年04月08日08:0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不少人並不喜歡春季,究其原因,則是因為干燥的氣候使得皮膚變得干燥、粗糙,出現脫皮等現象,皮膚補水、保濕成為春季護膚的重點。而在選購補水、保濕的產品時發現,不少產品標榜可以“深層補水”,水分可直達真皮層。那麼,“真皮補水”靠譜嗎?如何選擇補水、保濕的產品呢?使用補水、保濕產品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10月25日,觀眾在中國納米博覽會上觀看納米噴霧補水儀。

(王建康/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真皮補水”是個偽概念

護膚品真的可以直達真皮幫助皮膚補水嗎?據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報道,護膚品作用隻能止步於表皮層,不能直達真皮。皮膚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構成。皮膚表皮是直接與外界接觸的部分,其由外自內與保持水分關系最為密切的是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角質層不僅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發,還能從外界環境中吸收水分。透明層和顆粒層構成了一個防水屏障,使水分既不易從體外滲入,也阻止角質層以下的水分向角質層滲透。通常所說的補水只是角質層的補水,因為有皮膚屏障的保護,水分基本達不到真皮層,鼓吹能夠真皮補水的護膚品都是虛假宣傳。真皮水分來自於血液的供應,與基質中透明質酸結合后,一般不容易丟失。

補水、保濕應選擇帶有鎖水成分的保濕霜

“真皮補水”不靠譜,那麼,該如何選擇補水、保濕的產品呢?據金羊網報道,想要皮膚保持充盈的水分,就必須“以油鎖水”,把水分留住。用來鎖水的油性成分被稱為封包劑,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油膜,類似於一碗過橋米線上面那層油一樣,可以減少皮膚表面的水分流失。

此外,金羊網還介紹,封包劑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非生物脂質和生物脂質兩類。非生物脂質是最常用的封包劑,按照來源分為礦物油(如凡士林、石蠟)、動物油(如蛇油、馬油、羊毛脂)、植物油(如橄欖油,乳木果油)。生物脂質是指表皮角質層本身就有的脂質成分,主要包括神經酰胺、脂肪酸和膽固醇。在選擇保濕乳霜的時候,可以優先關注含有以上成分的產品。

使用補水、保濕產品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不少女性為了皮膚更加光滑、細嫩,會使用一些去角質的產品,然而在去完角質后發現皮膚很容易干燥,那麼,這時該怎麼辦呢?而皮膚敏感的人在補水、保濕時又要注意些什麼?

去完角質后應立即使用補水、保濕的產品。據《中國婦女報》報道,皮膚表面的角質一旦被去除,肌膚水分就很容易流失,所以去角質后一定要馬上使用補水產品。而肌膚的角質層一旦變薄,鎖水的功能也會變弱,所以補完水后,一定要使用鎖水的乳液或乳霜為肌膚制造新的保護膜,以防止水分流失。

而對於一些皮膚敏感的人來說,應該選購含舒敏成分的補水、保濕的產品。《中國婦女報》介紹,比較敏感的肌膚可以使用含洋甘菊等舒敏成分的產品,舒緩肌膚以避免受到刺激。(李蒙蒙)

本文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黃青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高黎明、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