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車、奶瓶、尿不濕、小食品……幾乎成了寶媽們帶娃外出的“標配”,而如今又出現了一種帶娃神器——攜帶方便的“腰凳”,受到許多年輕父母的青睞。不過,對於這種新潮的“腰凳”,有些人認為,它會導致家長出現腰痛的症狀。那麼,這種帶娃神器真的會導致家長腰痛嗎?應該如何正確使用“腰凳”呢?
2018年2月4日,“復興號”上的乘務員毛雯與小旅客互動。
(王初/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據中國江蘇網報道介紹,不同於常見的嬰兒背帶,“腰凳”是一款靠椅式凳子,通常系在家長腰部,依據人體工學設計,能有效緩解徒手抱娃時肩部和腰部的負擔,因此被稱作新型育兒工具,在商場、醫院、公園等場所中常能看到家長獨自用它自如帶娃的場景。
然而為什麼“腰凳”會導致家長腰痛呢?其實這是因為有些家長使用“腰凳”的姿勢不對。據《北京晚報》報道,七成以上的“腰凳”使用者姿勢都不對,有的家長在使用“腰凳”時,把腰帶系得很鬆,並且不使用“腰凳”配套的雙肩帶。家長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就會不由自主地將重心后移,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會導致背部肌肉過於緊繃,嚴重的更會影響頸椎健康,還有可能導致脊柱變形和骨盆前傾。如果新手媽媽經常這樣使用“腰凳”,又出現“不明原因”的腰痛,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腰凳”的使用方法有問題。
那麼,該如何正確使用“腰凳”呢?《揚子晚報》介紹,使用“腰凳”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把“腰凳”的腰帶固定在胯骨上方,不要系得太鬆,可以插入兩根手指即可﹔第二,“腰凳”不要長期固定在身體一側,每隔一段時間可以更換方向﹔第三,長時間外出時,最好佩戴“腰凳”配套的肩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腰部的負荷﹔第四,在寶寶哭鬧時,最好將寶寶從“腰凳”上抱下安撫,減少孩子身體在“腰凳”上跳躍給腰部帶來的持續沖擊力。
沒想到吧?小小“腰凳”的使用也有大學問。隻有正確使用“腰凳”,才能讓它真正成為家長們減輕負擔的“利器”。(楊光華)
本文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副研究員代金剛進行科學性把關。
代金剛:中國中醫科學院副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擅長中醫內科、針灸科疾病的診療。研究領域包括健康養生、康復鍛煉、中醫內科疾病、針灸、推拿、中藥和傳統鍛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