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蹲”是亞洲人的專屬?這可不一定

梁靜

2018年04月28日08:0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北方網介紹,“亞洲蹲”是亞洲人常採用的蹲姿,即雙腳完全著地,臀部貼近腳踝而雙膝分開。有人認為,“亞洲蹲”是亞洲人的專屬,很多歐美人是做不到“亞洲蹲”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些人做不到“亞洲蹲”的原因是什麼?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5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飲料店開業第一天,吸引成百上千人前來排隊購買。(許康平/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亞洲蹲”是亞洲人的專屬嗎?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副研究員丁麗玲在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表示,沒有大規模研究証實大部分歐美人蹲不下,所以不應直接下結論。如真有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很多歐美人塊頭較大,下蹲時不易擠壓﹔再加上他們從小沒有蹲的習慣,到了一定年齡,就越發蹲不下了。

從歷史角度來看,歐美人也並非做不到“亞洲蹲”。據北方網報道,實際上美國在50年代的時候一度非常流行“亞洲蹲”,不過那個時候他們把這種蹲法叫做“Hunkerin”,意思是“屁股蹲”。這種蹲姿一開始是在美國南方的阿肯色大學流行起來的。許多人在車頂、電話亭還有其他公共場所一蹲就是幾個鐘頭,蹲著聊人生、蹲著談理想、蹲著吃披薩、蹲著看比賽,甚至還出現了蹲姿比賽,比誰能蹲更久。但是到了60年代,這種蹲法就不再流行了。

可見,“亞洲蹲”並不是亞洲人的專屬,那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做不到“亞洲蹲”呢?除了上文提到的原因,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醫生蔣逸秋博士在接受《揚子晚報》採訪時表示,完成“亞洲蹲”,同時需要腰、髖、膝、踝四個關節協作以及身體多塊肌肉相互配合,下蹲動作中被用到的肌肉為豎脊肌、臀大肌、股四頭肌、腘肌、小腿三頭肌。任何一塊肌肉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亞洲蹲”功能的喪失。還有一些疾病,比如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以及腰椎出現一些病理性改變,同樣會導致不能完成“亞洲蹲”。

此外,丁麗玲在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補充道,能不能完全蹲下去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年齡、體型、骨質及韌帶情況等,不能簡單地以東西方人種差異而論。(梁靜)

本文由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卜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卜勇: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學士,中國科學院認知科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后。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健康、環保、水利、節能、氣象、人工智能、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等。 

(責編:高黎明、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