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的建造涉及到許多方面。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安全是核電站的生命線。多年來,國家核安全局對核電站的選址、設計、採購、建造、調試、運行和退役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導則,現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核安全縱深防御體系。”上海核工院質量安全管理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孫學偉介紹說。那麼,核電站在選址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2017年11月30日拍攝的江蘇田灣核電站(耿玉和/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具體到選址標准,光明網表示,首先,核電站必須建在經濟發達地區的相對偏遠地區,50公裡以內不能有大中型城市。因為從核安全的角度來看,核電站選址必須考慮到公眾和環境免受放射性事故所引起的過量輻射釋放影響,同時要考慮到突發的自然事件或人為事件對核電廠的影響,所以核電站必須選在人口密度低、易隔離的地區。其次,廠址深部必須沒有斷裂帶通過,而且要求核電站數千米范圍內沒有活動斷裂,廠址100千米海域、50千米內陸范圍內,歷史上沒有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廠址區600年來也沒有發生過6級地震的構造背景。
另外,有人會發現,目前我國已建成的核電站都在海邊。光明網表示,這是因為核電站在運行過程中要產生巨大熱量,所以核電站的選址必須靠近水源,最好靠海。
不過,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目前,我國內陸地區已經開展核電站前期選址工作,場址包括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寧、江西彭澤等,而這些地區都屬於內陸。這曾讓不少人有所顧慮。對此,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表示,擔心可以理解,畢竟核工業要有更高的安全標准。但從嚴格意義來看,不存在內陸核電站的概念,只是核電站建在沿海還是建在內陸的問題——兩者在技術上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不管建在哪裡,隻要遵守核安全法規標准,就可以保障核安全。(李依依)
本文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數據研究研究員陳永靜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