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品質參差不齊怎麼挑?辨色、觀形有訣竅

閆景棋

2018年08月03日08:2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12月20日,在首屆遼寧省海參節暨名優水產品博覽會上市民在選購海參。(黃金崑/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海參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據《北京晚報》報道,海參味甘咸,性溫補,補腎,益精髓,具有提高記憶力、免疫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止動脈硬化及抗腫瘤等作用。但是,目前人造海參與真海參魚龍混雜,海參品質參差不齊,令人們在購買時難以放心。那麼,應該如何分辨人造海參和真海參?挑選不同品種的海參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據《新民晚報》報道,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辨真海參與人造海參:

1.顏色:真海參顏色呈棕褐色、棕黑色,色澤較均勻﹔人造海參顏色烏黑發亮,在水中一泡就掉色。

2.外形:真海參參刺長短不一,無殘缺,表面無損傷﹔人造海參參刺摸起來彈性不大,太過整齊,容易損傷。

3.內部:即使將真海參的內臟掏空,其內壁仍會殘留筋狀痕跡﹔人造海參內部光滑無痕,兩端封閉,無開口。

此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購買野生海參,那麼如何辨別出野生海參和圈養海參呢?據膠東在線報道,可以通過以下幾個主要特征來辨別:

1.海參底足:野生海參通常生長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過底足行動來尋找食物,所以底足長得短而粗壯﹔人工圈養的海參因為長期食用養殖人員投放的餌料,不需要過多移動,吸附力差,底足會變得細長。

2.海參嘴:野生海參的沙嘴大而堅硬﹔圈養的海參沙嘴較小。

3.海參疣足:野生海參生長環境相對比較惡劣,風浪多,所以背部和兩側的刺都很粗壯,而且粗細不均﹔圈養的海參生長環境風浪小,背刺細長。

《健康報》還針對其它不同品種的海參提出了鑒別技巧:

1.鮮活刺海參:外觀呈黑褐色、栗黑色或黃褐色,體形為圓筒狀,背面略隆起,有 4∼6行排列不規則、大小不等的圓錐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體表無傷殘、潰爛﹔具有海鮮特有的鮮腥味,無異味。

2.鹽漬海參: 外觀呈黑色或褐灰色,體形肥滿無殘缺,肉質厚實有彈性,背刺挺直,切口整齊﹔具有海鮮特有的氣味,無異味﹔翻看體內無雜質、無鹽粒。

3.干海參:外觀呈黑褐色、黑灰色,色澤較均勻﹔具有海鮮特有的氣味,無異味﹔體形飽滿,背刺挺直,身體堅硬,肉質較厚實,嘴部基本無石灰質露出。 (閆景棋)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於露、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