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小學生在醫務人員指導下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耿玉和 於桂雲/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在不少牙膏廣告裡,我們總能看到明星們刷牙時刷出滿嘴的泡沫,露出潔白的牙齒,因此,很多人認為刷牙時刷出的泡沫越多,刷得越干淨。還有說法稱,刷牙時“擠牙膏超過一顆黃豆大小就會傷牙齒”。那麼,這些說法科學嗎?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刷牙呢?
《生命時報》報道稱,牙膏遇水容易起泡沫,但泡沫多少與刷牙效果關系不大。牙膏裡含有摩擦劑、芳香劑、起泡材料等主要成分,但它們是靠摩擦來去除牙垢、牙結石,而不是蘸了水以后才能發揮作用。能否把牙齒刷好,主要看時間跟仔細程度。漱口或蘸水后牙膏容易起泡沫,給人一種“刷干淨了”的錯覺,不知不覺就縮短刷牙時間,草草了事,其實起不到徹底刷淨牙齒的作用。口腔裡的唾液完全可以勝任泡沫的任務,不需要牙膏蘸水,只是泡沫會起得晚一點。
針對“擠牙膏超過一顆黃豆大小就會傷牙齒”的說法,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口腔專家雲峰在接受央視網採訪時就牙膏的合理使用量給出了更通俗的解釋:“其實,牙膏的使用就好比洗衣服用洗衣粉,口腔衛生好就少用點,口腔衛生差的就多用點。”雲峰表示,牙膏主要成分就是摩擦劑和芳香劑,用多少沒有一定的標准。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地刷牙呢?杭州網介紹了一種有效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
1. 選擇軟毛牙刷,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
2. 按牙齦—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於齦緣上,並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內﹔
3. 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前后短距離的水平顫動10次﹔
4. 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mm,每次刷2∼3顆牙。
另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豎刷法”也是一種刷牙的好方法,就是將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齦和牙冠交界處,順著牙齒方向稍微加壓,刷上牙時向下刷,刷下牙時向上刷,牙內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在同一部位要反復刷數次。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菌斑及軟垢,並能刺激牙齦,使牙齦外形保持正常。
此外,中國新聞網還提醒,刷牙要動作輕柔,不要用力過猛,但要反復多次。牙齒的每個面都要刷到,特別是最靠后的磨牙,一定要把牙刷伸入進去刷。(王俊婷)
本文由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陸斌進行科學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