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市民在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區一家超市選購食鹽。
(耿玉和/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近日,一篇名為《食鹽裡面添加亞鐵氰化鉀!這是要滅種的節奏嗎?》的文章在網上流傳,令“食鹽裡添加亞鐵氰化鉀有害健康”的說法卷土重來。這篇文章稱,我國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化鉀”加熱分解會得到氰化鉀,歐美人不吃亞鐵氰化鉀,但是我國食鹽中卻添加了“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那麼,亞鐵氰化鉀是什麼?亞鐵氰化鉀與劇毒的氰化鉀有關系嗎?
據新華網報道,亞鐵氰化鉀,俗名黃血鹽鉀、黃血鹽,是一種淺黃色結晶顆粒,其作為抗結劑加入食鹽中,作用主要是防止食鹽結塊。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介紹稱,我國在鹽中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可以作為抗結劑使用的一共有5種,即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硅和硅酸鈣。選擇亞鐵氰化鉀或者亞鐵氰化鈉,是因為它的效果好,價格也便宜。此外,《南方日報》報道稱,根據央視此前的調查顯示,無論是在國內銷售的進口食鹽還是國外超市,以及外國購物網站銷售的外國品牌食鹽,大都含有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這樣的抗結劑。全國鹽標委也表示,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在食鹽生產過程中均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作為食鹽抗結劑。
那麼,關於文章中所說的,“‘亞鐵氰化鉀’加熱分解得到氰化鉀”的說法是否靠譜呢?人民健康網解釋稱,提到亞鐵氰化鉀,人們很容易想到有劇毒的氰化鉀。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解釋道:“亞鐵氰化鉀這個名字可能乍聽起來讓人很害怕,但它和有劇毒的氰化鉀是兩種物質。” 朱毅說,亞鐵氰化鉀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會釋放有毒氰化物,需要400攝氏度的高溫才能分解它,而我們平常在家做飯,到200攝氏度時,菜都要燒焦了。
此外,還有一些說法稱“亞鐵氰化鉀傷腎”。對此,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毛煒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解釋,所謂“亞鐵氰化鉀傷腎”並沒有可靠的研究証據証實。不過,對於腎病患者來說,食鹽的確需要嚴格控制,但並非是為了減少亞鐵氰化鉀的攝入,而是為了控制鈉的攝入。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