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食用蜂蜜不僅能"潤燥" 而且護心、助消化效果好

趙雲彩

2018年10月16日13:0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8月7日,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汪洞鄉羅洞村,韋錦軍掰開一塊剛採割的蜂蜜看產品成色。(龍濤/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滋補保健食品,秋季干燥易出現上火、咳嗽、喉嚨痛等症狀,這時,食用蜂蜜可起到“潤燥”之效。那麼,除了解“秋燥”,蜂蜜還有哪些作用?該如何食用蜂蜜呢?

據健康時報網介紹,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這兩者的含量達70%,另外還含有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鐵和鈣等營養素。據《健康報》報道,蜂蜜中的葡萄糖能營養心肌並改善心肌的代謝功能,使心血管舒張,改善血液循環,因而對改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健康時報網還補充道,蜂蜜也是食物中酶含量最多的一種,可有效幫助人體的消化和吸收。

據《羊城晚報》報道,蜂蜜還可以美容養顏。常用蜂蜜涂抹肌膚,能夠濡養毛孔、潤澤肌膚,使肌膚細膩光滑,舒展面部皺紋,改善膚色,所以蜂蜜也被稱為護膚美容的佳品。

既然蜂蜜好處如此之多,那麼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正確食用呢?《健康報》為我們介紹了以下幾點:

1.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溫開水或涼開水稀釋后食用,不可以用開水沖或高溫蒸煮,否則營養物質會被破壞。

2.蜂蜜的食用時間也有講究,一般宜在飯前1小時或飯后兩、三個小時食用。但對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來說,則應根據病情來確定食用時間,以利於發揮其醫療作用。

3.蜂蜜的服用量每次最好在25~50克,一般不要超過100克,否則人體將無法吸收過多營養而導致肥胖,還有可能引起輕微腹瀉。

此外,《羊城晚報》還提醒道,蜂蜜雖好,但並非人人皆宜,如泄瀉、腹脹而舌苔厚者不可服,患膽囊炎病人不可服用,因為蜂蜜易生濕蘊痰,會加重痞滿、消化不良症狀﹔由於蜂蜜比較滋潤,切不可一次大劑量服用,否則容易造成腹瀉症狀﹔蜂蜜不宜與茶水同服,否則易生成沉澱物,對健康不利。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責編:魏思敏(實習生)、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