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鏡佩戴誤區多 佩戴不當或致眼睛疲勞、度數上升

王劍英

2018年10月17日08:2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9月5日,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鐵博覽城,市民和游客在體驗東亞商品展上的台灣自動變度數的老花鏡。(俞方平/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據《羊城晚報》報道,“老花”在醫學上被稱為老視,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的功能逐漸減低,從而引起眼的調節功能逐漸下降,出現看近的東西不清楚的情況,是人們步入中老年后必然會出現的視覺問題。很多中老年人會在老花后佩戴老花鏡,那麼,佩戴老花鏡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老年人又應該如何養護眼睛呢?

不少有老花問題的中老年人往往會在街邊隨便買一副老花鏡就戴,但殊不知這樣做會影響視力。《揚子晚報》報道稱,街邊的老花鏡往往雙眼的度數相同,而且瞳距固定,但絕大多數老人都存在近視、遠視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況,而且雙眼老花程度不同。如果隨便配副眼鏡,不但無法使視覺達到最佳效果,甚至會產生“棱鏡效應”,使眼睛視物產生視覺干擾,出現眼疲勞、眼球脹痛,嚴重時會導致老花度數急速上升。《揚子晚報》建議,配老花鏡前要到醫院做眼睛的全面檢查,包括遠視力、近視力、眼壓和眼底的檢查。不驗光,雙眼的老花度數不一致,這樣的老花鏡佩戴起來,時間一長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的不適症狀。

還應注意的是,佩戴老花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生命時報》介紹道,戴老花鏡時間太長,突然摘掉,看東西模糊,緩一緩才能好轉。這是因為眼睛的調節能力變差,需要休息一會兒,等調節力恢復才能看清楚東西。所以,不要一次性戴老花鏡時間過長,一般佩戴45分鐘左右要休息一會兒,否則容易疲勞。

此外,還要避免與他人共用一副老花鏡。據《羊城晚報》報道,正常情況下,同一個年齡層的人,老花度數可能差距不大,但每個人的調節能力不一樣,之前的屈光狀態也不一樣,所以同齡人老花的度數不一定相同。因此,不建議共用一副老花鏡。如果度數不合適,會很容易出現視疲勞症狀,影響閱讀及工作。

針對中老年人如何養護眼睛,《中國婦女報》提到,生活中,老年人要有保護眼睛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少吹空調,減少看手機、電腦、電視等的時間,少吃上火食品。切記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用眼和“目不轉睛”。

本文由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劉東寶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擅長領域為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眼部整形美容,眼部腫瘤切除,眼部畸形矯正,屈光性疾病治療。

(責編:於露、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