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食別激動 細嚼慢咽才能保持健康體型

齊春香

2018年10月23日13:1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10月2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畔的西順河鎮,千名游客在品嘗螃蟹盛宴。

(賀敬華/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人們常說,吃飯要細嚼慢咽,這樣才能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然而,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的吃飯速度也變快很多,慢慢就形成了“狼吞虎咽”的進食習慣。那麼,吃飯速度快對身體有哪些影響?有快食習慣的人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吃飯速度快的人容易長胖。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主任閆雅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吃飯速度快容易吃得多,引起能量攝入過高,導致肥胖。下丘腦中的飢中樞決定發動攝食活動,而飽中樞決定停止進食活動。人體接收飽的信息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吃飯過快,飽中樞還沒來得及發出停止進食的信息,食物的攝入量早已超過身體的需要。一般來說,吃飯快的人咀嚼次數少,食物沒有充分研磨,會增加對胃腸道的負擔,影響消化和吸收,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據人民網食品頻道報道補充,日本岡山大學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的一項共同研究也表明,吃飯速度是導致發胖的重要因素,並對健康產生極大影響。研究小組以大學生為對象,就肥胖和進食方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為期3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熱量水平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有快食習慣的人與吃飯速度正常的人相比,發胖風險高了4.4倍,吃飯快的男性比女性受影響更大。

其次,除了發胖,吃飯速度快的人更易患上代謝綜合征。據新華網報道,吃飯速度快會讓血糖波動幅度增大,使得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易導致代謝綜合征和Ⅱ型糖尿病。

那麼,有快食習慣的人應該怎麼辦呢?人民網食品頻道建議,有快食習慣的人可以先培養“慢慢咀嚼”的意識。口腔護理和肥胖治療領域的專家建議,一口飯咀嚼20~30次左右。此外,《健康時報》也表示,慢慢咀嚼既能讓我們享受吃美食的樂趣,又能讓我們的吃相看起來很優雅,同時疾病也不會找上門來。

本文由吉化集團公司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沈迎建進行科學把關。擅長疾病的營養治療:醫學減重,腫瘤營養治療,手術前后的營養治療,孕產婦的營養,嬰幼兒營養,亞健康的營養調整,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疾病,貧血等等營養治療

(責編:王家婧、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