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木耳打藥”的視頻截圖
最近,一條“木耳打藥”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流傳。視頻中,一位男子背著打藥箱給黑木耳菌包打藥,並聲稱在木耳養殖過程中要打除草劑、殺虫劑以及激素等。該視頻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很多人擔心打了農藥的木耳會存在農藥殘留等問題。
為此,中國食用菌協會指出,“經我會組織有關專家對視頻內容進行鑒定,認為該視頻拍攝單位、時間及地點不明,‘擺拍’特征明顯,所反映的情況與事實不符,具有明顯的動機不良和惡意抹黑的意圖,可能會對不了解食用菌生產實際的消費者產生很大的誤導。”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黑木耳菌包上隻有割掉的袋頂部有少量干的小耳芽,應屬春季菌包秋季再管理,隻能採收少量末茬木耳。此階段有少量的草不會增加病虫害,對木耳的生長無影響,無需除草。而且視頻中的木耳栽培模式是地栽,一般會在覆蓋地膜之前除草,黑木耳菌包在覆膜后才會進場,地膜和前期除草劑即可有效阻止雜草生長,無須再次噴洒除草劑。
此外,視頻中的男子表示,正在噴洒的除草農藥名叫“農達”。中國食用菌協會介紹,“農達”又名“草甘膦”,屬低毒除草劑,在動物體內不蓄積,試驗條件下對動物未見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且“農達”入土后很快就會降解,殘留量極低。而視頻中提到的激素應該指的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用於瓜果種植上,在木耳種植過程中一般不使用它。
最后,關於“農藥殘留”問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首先要明確農藥殘留和農藥殘留超標是兩個概念,農藥殘留是指使用農藥后殘留於農產品、食品及環境中的微量農藥及其有毒代謝物和雜質。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是否安全取決於農藥的殘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隻要不超過一定的劑量水平,就是安全的,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這個劑量就是標准。所以,檢出農藥殘留並不等於對健康有害,隻要殘留量沒有超過安全限量標准,就不會造成危害。
總體而言,目前人們食用的木耳農藥殘留超標的幾率較低,種類相對較少,因此不必過度焦慮,且通過浸泡和烹煮,木耳的農藥殘留含量會大幅下降。此外,大家吃的木耳通常都是干木耳,在晒制的過程中,農藥殘留也會進一步被降解。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