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不少城市都會進行人工增雪。但有說法稱,人工增雪催化劑含碘化銀,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危害環境。那麼,什麼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會對人體及環境產生危害嗎?
通常人工增雪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雲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雲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雪目的。這樣做一是可以增加雲中的凝結核數量,有利於水汽粒子的碰撞、增大﹔二是可改變雲中的溫度,有利於擾動雲系並產生對流。而雲中的擾動及對流的產生,將更加有利於水汽的碰撞、增大,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飄浮時,便產生了降雪。
2019年2月8日,雪后的江蘇南通洲際綠博園,線條和色彩交織展現別樣魅力。
(許叢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那麼,人工增雪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嗎?雖然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是化學物質,但是人工增雪是一個微物理過程,而不是產生新物質的化學變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中經常使用的干冰、液氮很容易蒸發形成二氧化碳和氮氣,它們本身就是空氣的組成部分,對人體不會產生影響。而碘化銀中的銀離子雖然是重金屬,但碘化銀的用量極小,分散在很大的區域裡面,單位面積的含量微乎其微。以2月河北省人工增雪的過程為例,河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副主任吳志會介紹,每平方公裡上空僅播撒了0.08克的碘化銀,即使全部隨雪降落地面,融化后每升雪水中也僅含碘化銀0.029微克,遠低於國家標准水中銀離子含量50微克的標准,幾乎檢測不到。因此,人工增雪並不會給人的身體帶來危害。
人工增雪也不會影響環境。去年,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咨詢評議委員會組織環境保護、相關高校、部隊、氣象等行業和領域的專家,專門針對碘化銀等催化劑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再次進行了論証。專家組認為,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目前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用量少、分布范圍廣,單位體積所產生的銀離子濃度遠低於國際和國內水環境質量標准,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目前也沒有証據表明人工影響天氣會對生態環境產生長期、累積的不利影響。
本文由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副主任闞海東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