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世園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在展會期間,位於世園會核心建筑中國館地下一層的“神州奇珍——中國特色珍稀植物展”展廳將向游客展示300多種中國特有及珍稀瀕危植物,其中包括綠絨蒿、金花茶、杜鵑紅山茶、獨蒜蘭、苦苣苔等,在這些珍稀特有植物中,綠絨蒿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綠絨蒿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植物,有“高原牡丹”之稱。它在全世界共有49種,主要產於亞洲的中南部,以我國最為豐富,有40種分布於藏、滇、川、青、甘、陝等省,其中橫斷山脈是綠絨蒿分布比較集中的地方,有39種。在我國,綠絨蒿多集中分布於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叢、流石灘,少數種類在滇中、滇東北的亞高山地帶。由於綠絨蒿生長環境特殊,大部分地區的人很難看到它的美麗,因此它也有“稀世之花”的美譽,每年都有很多的冒險家登高尋險,隻為了看這抹動人心魄的顏色。
總狀綠絨蒿(多刺綠絨蒿),一般情況下生長在海拔死千米以上的高山上。(才讓扎西/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綠絨蒿不僅因為其顏色艷麗被很多人喜愛,它的某些種類還具有醫學價值,可以入藥治病,但是因為產量太少,很難廣泛推廣。在藏醫臨床中,二十五味綠絨蒿丸是治療肝臟疾病的常用藥、必用藥,但因為綠絨蒿是瀕危藏藥材,故其野生資源日益減少。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門孜康制劑室主任拉巴次仁說,由於原料缺乏,他們隻能根據醫院患者的情況進行適量生產,而在市場上,則難覓二十五味綠絨蒿丸的蹤影。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探索,綠絨蒿最終於2017年3月份在北京植物園植物研究所裡人工培育成功。“稀世之花”首次在平原地區綻放,引發了國內外植物界的廣泛關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綠絨蒿也可以在平原地區繁花綻放。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植物學會蘭花分會理事史軍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