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曾有一個感人的公益廣告:一位患有阿爾滋海默症的老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孩子,但在飯桌上,仍固執地將餃子揣進自己衣兜裡,口齒含糊地說:“我兒子愛吃”。這則廣告催人淚下,同時,也讓大眾對於阿爾滋海默症群體有了更多的認識。
提到阿爾茲海默症,人們可能並沒有那麼熟悉,更多時候,大眾對於這種疾病的叫法是“老年痴呆症”。從這一名稱可以窺見到這個病症的部分發病特征:它會讓患病者的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但這並不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全部特征,並不能僅僅因為“老年痴呆症”這一名稱,就認為這種病症給人造成的負面影響僅止於此。
2019年4月19日上午,蔣鬆梅在和奶奶溝通,奶奶已經患有老年痴呆,溝通起來很困難。(盛偉/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事實上,這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認知和記憶功能衰退只是初期的表現。關於發病原因的研究與討論很多,但尚無定論,且這種病症發展過程不可逆,也尚無治愈手段。更嚴重的是,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致死性疾病,盡管這種疾病並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年老的患者常因此失去免疫能力,最終死於各種感染。但同時,這種疾病如果及早被發現,是可以進行干預以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阿爾茲海默症不僅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生命健康,同時也會給患者的家庭以及社會帶來壓力,所以及早發現並進行干預就顯得至關重要。
從社工層面上來說,可以借助心理學或生理學的測評量表進行初步的判斷,例如痴呆評定量表(DRS)、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Addenbrooke改良認知評估量表(ACE-R)等四種進行測量與分析比較,為篩查診斷提供參考依據,並讓懷疑患有此病的老人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及早發現才能夠在前期及時進行干預,緩解病情的發展,放任病情的發展,隻會讓病症越發嚴重,最終到達難以挽回的地步。
最后,我們要知道,“老年痴呆症”這一稱呼,帶有著明顯的負面色彩和刻板印象,這無疑會給患者和患者家屬帶來心理上的顧慮與負擔,擔心因這種疾病而受到區別對待,可能也會因此而導致患者錯過最佳的診斷與治療時間。所以,大眾也應正視這一疾病,不再將其稱呼為帶有負面色彩的“老年痴呆”,而是稱為“阿爾茲海默症”。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兼心身醫學門診主任、資深心理咨詢與治療師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