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炎炎酷暑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挑戰,如中暑、痱子、蚊虫叮咬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許多藥品成了日常生活必備,藿香正氣水就是其中之一。大家對於它的解暑效果並不陌生,但很多朋友不禁有疑問,這種藥品是否適合所有的中暑情況呢?
2010年8月4日,護士吳艷麗正在整理防暑藥箱,為急診出車做好准備。(但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先看成分和輔料,藿香正氣水是常用中成藥,成分包含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蘇、白芷、陳皮、桔梗、白術、厚朴、法半夏、甘草等,大多數藥物都可以起到辛溫燥濕的作用。因夏季燥熱,特別是“桑拿天”濕氣過大,人們常常待在開著空調的室內,而此后若再暴露於高溫,就容易中暑,常常會出現頭痛乏力、四肢酸痛、胸悶脘痞、怕冷以及無汗等感冒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具有辛溫燥濕的藿香正氣水正好能緩解這些症狀,從而起到解暑的作用。
中醫注重辨証施治,雖然藿香正氣水可以解暑,但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中暑情況。上文中提到的中暑情況在中醫上被稱為“陰暑”,服用藿香正氣水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然而如若採用藿香正氣水治療另一種類型的中暑情況,即“陽暑”,治療效果便會差強人意。“陽暑”即長時間在高溫條件下工作,因環境中的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等原因,再加上人體內水供應不足、大量出汗導致的電解質失衡。其表現常常包括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且舌紅苔黃少津,脈洪數、脫水、電解質失衡乃至休克等狀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多數中暑情況為“陽暑”,對於這種情況的中暑,服用藿香正氣水將無法起到治療的效果。正確的方式是將患者置於陰涼通風處,補充飲用水以及電解質,嚴重的情況下應該及早就醫。
傳統的藿香正氣水輔料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酒精,一般在10%∼30%之間不等。相比而言,藿香正氣液酒精含量低,藿香正氣軟膠囊不含酒精,后者更適合對酒精敏感的患者。除此之外,如果需要同服頭孢類抗生素或甲硝唑,則不能使用含酒精的藿香正氣水。一些頭孢品種和甲硝唑會干擾酒精體內代謝,發生雙硫侖反應,出現諸如面色潮紅、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等乙醛蓄積和中毒的情況,敏感者甚至外用酒精都可能誘發雙硫侖反應。
本文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丁慶明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