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晒被褥有利於身體健康 被子到底該怎麼晒?

張志昊

2019年06月28日08:0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陽光下,房屋前,欄杆旁,總能看到各式顏色交錯的被子。眾所周知,勤晒被褥有利於身體健康,那麼,晒被子究竟有哪些益處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9年2月23日,位於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山東科技大學,大學生們在晒被子。(於少月/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965或021-63519288。)

第一,去螨虫。被褥中最常見的螨虫是塵螨,塵螨作為一種過敏原,會引起許多過敏反應,極大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定期晒被子,雖然不能完全清除塵螨,但可以有效抑制塵螨的繁殖﹔

第二,保持干燥。被子容易吸附室內的灰塵、人體產生的濕氣和汗液等,如果長期不晒被子,會使得灰塵粘在潮濕的被子裡,細菌、螨虫大量滋生。太陽可以將被子中的水分、潮氣晒干,可以破壞掉螨虫、細菌滋生的濕潤環境,被子也能保持干燥蓬鬆狀態。

第三,殺菌去霉。被子若長期不見陽光,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發霉,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夠殺死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對被子具有很明顯的消毒、殺菌作用。

第四,保暖作用。若長期不晒被子,潮氣、濕氣會導致被芯中的纖維板結,被芯中的靜止空氣的保有量也會下降。而經過太陽的晾晒后被絮中會進入更多空氣,空氣在狹小的空間中的熱量傳遞方式主要是導熱,而且空氣的導熱系數比較小,所以被子晒后的保暖效果更好。

晾晒被子雖然是看似稀疏平常的一件事,其實是有很多學問在其中的。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麼多年你的被子晒對了嗎?

首先,不同材質的被子需要區別晾晒。棉花被容易受潮且放濕慢,需要經常晾晒,並且晾晒后需要輕輕拍打被子,使其恢復蓬鬆狀態。羊毛被吸濕性強,受潮容易招虫,也需要經常晒,但不能長時間暴晒,高溫暴晒會使羊毛中的油脂產生腐臭味,且容易使羊毛失去彈性。晒后忌拍打,化纖被主要是填充滌綸纖維,本身不易吸濕,晾晒主要是為了殺菌,晒后不宜拍打。羽絨被和蠶絲被是禁止暴晒的,因為強烈的紫外線會損傷被子的纖維,所以,這兩種被子主要是以通風干燥為主,晒后輕掃。

其次,晾晒不宜太久。晒被子並非時間越久越好,長時間暴晒會導致被芯中的纖維斷裂,進而導致被子的保暖性下降。晾晒時長也與被子的材質有關,棉花被3~4小時為宜,纖維被2~3小時為宜,羊毛、羽絨、蠶絲被可在通風良好的間接陽光下晾晒1~2小時。

最后,選擇最佳的晾晒時間。晒被子的最佳時間應該是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這個時間段晒被子不僅能夠殺滅被子中的有害微生物、細菌,去除被子中的潮氣、濕氣,還可以使被子裡的纖維舒展蓬鬆。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你學會如何正確晒被子了嗎?

本文由北京印刷學院化學及印刷材料系副教授齊曉堃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王紹紹、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