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抑郁or微笑抑郁,你中招了嗎?

李澤楠

2019年07月15日08:4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隨著生活日益的繁忙,生活壓力繁重,導致了抑郁症越來越讓大眾所知曉、重視,而在這眾多的抑郁症患者中,有一類病人更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他們用陽光開朗的外表來壓抑內心的焦慮和負能量,因而被稱為“陽光抑郁症”或“微笑抑郁症”。

微笑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種,是多發生在年輕一代的都市白領或者服務行業中的一種新型抑郁傾向。他們確實有很多抑郁症的症狀,比如會感到焦慮、疲憊與絕望,嚴重者會失眠,喪失興趣與性欲等,甚至還有自殺傾向。但是,“微笑抑郁者”卻由於工作禮節的需要或是尊嚴和責任的需要,在與人相處的絕大多數情況中都會“習慣性地”面帶微笑。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微笑”並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一種負擔,一種被壓抑久了就會形成的抑郁情緒。他們是一群“隱形”的病人,與人們印象中那些終日愁眉不展、疲憊憔悴的抑郁症患者不同,他們笑臉迎人,在都市的喧囂和人們的冷漠之中深深隱藏了那個笑容背后的黑暗壓抑、痛苦不堪的自己。他們說:“我曾試圖向好友傾訴自己的掙扎,可隻因對方好心的一句‘感覺你最近的狀態好多了’,我就再也沒有開過口。”在別人看到的那個微笑背后,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無藥可救。

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利塔·拉貝恩)認為,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郁”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縮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而是擁有比較好的社會功能,甚至令人誤以為社交能力比普通人更好。但是這種“習慣性微笑表情”並不能夠消除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煩惱、憂愁,隻讓他們把憂郁和痛苦越積越深。直至最后,當他們最終表現出現異常行為或者自殺時,他們的家屬們都感受到震驚或者難以相信。

心理治療師Jack Anderson(杰克·安德森)的研究也支持了上述觀點,他認為微笑抑郁者的不確定性比普通抑郁症患者更大,“當他們微笑著感謝你的幫助,說自己有所好轉的同時,可能已經在心中決定要自殺了。”因為表現出了“開心的”燦爛笑容,他們的抑郁情緒不但很難被身邊的人所感知到,有時候就連本人也難以發覺自己得了抑郁症。

的確,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情,也都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抑郁情緒,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就患上了抑郁症,多數正常情況下,隨著消極事件被解決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會通過某些方式自我消解掉抑郁情緒,它並不具有跨時間的持續性。在輕度抑郁階段或患病早期,患者可以接受支持性心理治療,即醫生針對患者心理、社會因素以及所處的不良環境,給予言語和行為上的支持﹔患者還可以接受具有針對性的疏導心理治療,即通過醫生採取各種各樣的積極手段,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讓患者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以改善情緒狀態,防止情緒低落對身體的損害﹔或強化患者心理上的閃光點,鼓勵患者熱愛生活,看到生活的積極面。

另外,認知行為療法也是常用且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治療師會幫助來訪者找出那些困擾他們的負面想法,而用另一套積極樂觀的語言表述出來。還有類似的理性情緒治療及人際治療等方法,其目標是轉變患者的消極認知,用更接近現實的解釋替代消極認知,使患者更好地面對現實,並處理好現實問題。如果經過3個月至半年的心理治療,病情沒有好轉或有自殺傾向時,要及時接受正規的抗抑郁藥物治療。

最后,願有抑郁傾向的人,都盡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著手治療,願人們不再用勉強的微笑當做面具,願每個人的笑容都發自真心。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兼心身醫學門診主任、資深心理咨詢與治療師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常欣(實習)、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