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苦惱於與心儀對象遲遲沒有更進一步的關系?是否想用心理學去套路自己喜歡的人?是否想要與對方的感情迅速升溫?別慌,讓“吊橋效應”來幫你,它將會是良好的情感催化劑。
2019年5月20日,江蘇省如皋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舉辦了“5·20為愛而來”新婚第一課主題實踐活動。(許叢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965或021-63519288。)
那麼,什麼是“吊橋效應”呢?舉例來說,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安排一位年輕女士站在橋中央,向從橋上經過的男性進行問卷調查,並留下她的電話號碼。結果發現,從令人驚心動魄的懸空吊橋上走過的那些男士,更願意在實驗結束后聯系實驗者,並更認為這位年輕女士的長相具有吸引力﹔而從矮小安全的橋上經過的男士,則不認為實驗者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在實驗結束后給她打電話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根據情緒心理學家阿瑟·阿倫的實証研究,危險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進感情。這是因為我們的情緒體驗更多取決於對自身生理喚醒的解釋,而不一定來源於自己的真實遭遇。所謂生理喚醒是指伴隨情緒與情感發生時的生理反應,它涉及一系列生理活動過程,如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內外分泌系統等活動。在吊橋上,會很難確定人們的生理喚醒是由哪一種因素造成的,所以有時,人們很容易將自己的心跳加速解釋為對對方的心動,進而更容易產生好感。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思考,產生這種效應的生理機制是什麼呢?這是因為,當人居於危險的情境時,會釋放名叫苯基乙胺的神經興奮劑,讓人的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甚至會手心出汗、面色發紅,從而產生極度興奮和欣喜的感覺。與此同時,大腦會對這種不由自主的生理反應,從認知層面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在這樣模糊的情境下,很難確認究竟是由於恐懼而心跳加速,還是因為對方的吸引力讓我們心裡小鹿亂撞,從而會形成錯誤歸因,即錯誤地認為這是同行者的魅力所致,並由此增加了對對方的好感。
除了走吊橋,許多讓人心生恐懼的體驗也會造成類似的效果。諸如邀請對方一起觀看恐怖片、坐過山車和進鬼屋等等。在人心生畏懼之時,由陪伴而產生的安全感會大大提升彼此的信任感。因為這種由恐懼而產生的生理喚醒,會不自覺地被對方理解成為你自身的吸引力,進而讓你們的感情迅速升溫。
希望通過科學的方法,能讓你在社交領域更好地展現出自己的風採。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心身醫學門診主任、資深心理咨詢與治療師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