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條卡、IC卡傻傻分不清?為你解讀生活中的常用卡

董威

2019年07月24日08:3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卡片,錢包裡也塞滿了如身份証、銀行卡、會員卡、折扣卡等,通過特定的機器就可以讀取卡片上的存儲的信息。其中,身份証記錄了身份信息,銀行卡包含了賬號信息,會員卡則包含了購物消費等信息。那麼,這些卡片是如何分類的?又是如何記錄信息的?生活中使用磁卡該注意些什麼,來防止磁卡信息丟失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12月27日,市民在杭州某地鐵站內使用銀聯IC卡過閘。

(龍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965或021-63519288。)

卡片主要分為磁條卡和芯片卡。磁條卡利用磁性材料記錄信息,磁條卡在卡片背面一般會有黑色長條,如超市積分會員卡等。磁條卡的主要優點在於價格低廉、使用方便。但是,磁條卡也存在容易磨損和被其它磁場干擾,產生消磁現象從而導致無法使用的缺陷。

芯片卡又叫IC卡,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接觸式芯片卡,還有一種是非接觸式芯片卡。接觸式芯片卡的卡片表面存在芯片,如社保卡、銀行卡等﹔非接觸式芯片卡的外觀與常規卡並無區別,但芯片不可見,如身份証、交通卡等。芯片卡外形與磁卡相似,相比於磁條卡,芯片卡具有安全保密性好、不容易被復制的優點,並且芯片卡具有更多更加便捷的功能,如非接觸式芯片卡可以實現閃付功能,大大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一些芯片卡還可以制作成各種式樣,相比普通磁條卡,具有更時尚的外形。此外,芯片卡上的信息能夠被讀取、修改、擦除,並且具有較長的存儲時間,其缺點在於價格相對較高。

磁條卡的存儲介質是由一層磁性材料構成的,這種磁性材料粘合在卡片底座上,當要記錄信息在銀行卡上時,銀行卡的磁條與記錄頭相接觸,磁條以一定的速度移動,將要記錄的信息以電流的形式施加到記錄頭的線圈上,在電流的作用下,磁性材料會留下與電流變化相對應的磁化量,從而將數據存儲在卡片上。相反,讀卡器在讀取磁條卡時,磁性材料中不同的磁化量,會在讀卡器中產生不同的感應電壓,並最終輸出記錄的信息。因此,在日常使用中,磁卡應盡量遠離磁鐵或強磁場,外部強磁場會改變磁性材料的剩余磁量,使磁條卡被磁化,導致信息丟失。

卡片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無論是磁條卡還是芯片卡,都應該正確存放、合理使用,從而防止信息的丟失。

本文由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專業副教授張忠寶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高祥(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