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不洗就穿易致癌?"危險的新衣"該這樣處理

胡凱祺

2019年08月02日08:3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買新衣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大家都想盡量早地換上新衣,這時候就會有朋友勸告你,新衣服不可以不洗就穿,否則很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這種觀點是對的嗎?生活中關於新牛仔褲化學元素超標的報道不絕於耳,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危險的新衣”呢?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新衣服都含有氣味或有毒成分,但有些衣服上(尤其是廉價衣服)確實有刺激性氣味。新衣服異味的主要來源是甲醛,其是一種無色、可以溶於水、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甲醛對人體皮膚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當甲醛濃度過高時,人就會出現眼紅、皮膚瘙痒、咽喉腫痛、胸悶氣短等不良反應,嚴重時還有致癌、窒息等風險。

新牛仔褲的氣味是較難忍受的,這是因為牛仔褲在生產過程中會經過洗水的步驟,即利用化學物品對牛仔褲進行漂染和清洗,使牛仔褲更加柔軟和舒適。很多牛仔褲的藍色是用人工合成的靛藍染色,靛藍染料的合成過程需要多種有毒化學品,這其中就包括甲醛,而染色過程也是如此。所以新買來的牛仔褲一定要仔細清洗,以免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

新衣服用水洗一遍就可以將這些化學物質洗去嗎?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人員購買了60件瑞典以及全球連鎖品牌的服裝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這些新衣服上殘存數千種化學物質,研究人員根據數量、毒性、對皮膚的穿透力等特點,挑選了四組物質進行進一步研究。他們發現,聚酯纖維服裝上最常見的物質為喹啉和芳族胺,它們對呼吸系統和皮膚有刺激,有的甚至可以致癌。而棉織品上最常見的是苯並噻唑,即使是在有機棉制品上也存在,不過這種物質的危害相對不大。研究人員清洗一遍新衣服后發現,有些物質可以洗掉,有些幾乎沒有變化。不過好消息是甲醛溶於水,一般新衣服裡的甲醛在水洗后大部分可以被洗去,人們不用太過擔心。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科學有效地洗新衣服呢?一般來講用普通的洗衣液就足夠了,或者用鹽水浸泡過夜后再洗,不過這種方法不適合高檔的衣服,如羊毛等。此外,還可以添加一些柔順劑等,也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異味。

本文由北京印刷學院化學及印刷材料系副教授齊曉堃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魏思敏、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