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提到他人的時候,頭腦中都會或多或少浮現出對這個人的印象﹔在自己准備面試的時候,也會絞盡腦汁思考要怎樣做才能給面試官留下更好、更深刻的第一印象。你有沒有好奇過,我們常說的這種所謂的印象,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心理學上,有關印象形成的研究始於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E.阿希,它是指認知主體對他人外部特征、內在性格的判斷和認識。在印象形成的實驗中,阿希使用“精干、堅信、健談、冷酷(或熱情)、機智、進取、有說服力” 7種形容人物性格的詞語,讓A、B兩組被試根據這7種詞語形成對人物性格的印象。他提供給A組的是包括“冷酷”這一冷詞在內的7種詞,而B組是包括“熱情”這一熱詞在內的7種詞語。結果發現,A組對此人的印象是冷型人,B組的印象則是熱型人。
針對這一結果,阿希強調,印象形成是所有性格詞綜合起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各種性格詞簡單的相加,但其中有一種性格詞起中心作用。這一觀點遵循了格式塔原則,即人們形成對某人的印象,是對此人人格的一種有組織、整合了的認知。它揭示了人物性格特點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起作用的關系。
那麼,印象的形成一定都是正確的嗎?其實不然,如“社會刻板印象”就是指對一群人的特征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特征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而無視群體中出現的個體的差異,比如我們會認為法國人都很浪漫,而德國人都很嚴謹,這是在印象形成中的個人知覺偏差。
其實,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刻板印象是人們在認知上的一種偷懶行為,在對於具有許多共同之處的某類人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判斷的時候,不用探索和處理過多的新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結論,這就簡化了認知過程,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使人們能夠迅速了解某人的大概情況,有利於人們應對周圍的復雜環境。但這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人們從帶有局限性的視角出發卻得出帶普遍性的結論,會使人在認知別人時忽視每個人特有的差異性,造成先入為主,妨礙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意識到在印象形成中的局限,對這一認知過程加以更好的控制和利用。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心身醫學門診主任、資深心理咨詢與治療師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