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这些 破解有关雾霾的七个谣言 

2017年08月22日08:33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雾霾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将导致药物失去作用?”“汽车尾气比雾霾天空气干净10倍?”“‘煤改气’是加剧灰霾空气的‘帮凶’?”……这些谣言比重污染天气还要更大范围地笼罩在全国各地,随着社交网络的传播,谣言已然难以止于智者。北京绿色传播联盟(北京市环保联合会、首都互联网协会、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梳理出七个传播率高的具有代表性的雾霾谣言,向公众解疑释惑。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霾愁”深深仍有企业昧心超排,督查曝光形成威慑力。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谣言一:北京因雾霾严重污染,空气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呼吸了这样的空气将导致药物失去作用。

剖析:此类谣言借助公众对雾霾问题的高度关注,利用骇人听闻的说辞,曲解原意,吸引眼球,误导公众想象,制造社会恐慌,进而引发更广泛的谣言传播。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的4位研究者在《Microbiome(微生物)》期刊发表的论文《人、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的结构与多样性(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human,animal and environmental resistomes)》,研究中提到,从北京一次雾霾天的14份空气样本中检测出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但是,论文作者之一拉尔森在后期接受采访时指出,耐药性基因、耐药性细菌、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否影响人体,要看很多条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科主任医师、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波教授介绍,雾霾对人类健康是有危害的,比如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雾霾造成耐药性细菌或耐药性基因的流行,“环境中一直有耐药性基因,并不是因为有霾才有耐药性基因。”

谣言二:网上曾流传一段汽车尾气测试视频,测试者头戴防毒面具,手持空气质量检测仪到尾气排放口测试,PM2.5数值从接近500降到了48,于是声称“汽车尾气比雾霾天的空气要干净10倍。”

剖析:环保问题科学性、专业性强,普通公众了解不多。一些谣言就以貌似专业的“画皮”招摇过市,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其实,汽车尾气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对PM2.5的贡献主要是二次污染转化,这是手持式PM2.5检测仪检测不出来的,更不用说这种检测仪的准确性还尚待验证。根据目前的科学共识,PM2.5大部分是通过二次转化生成的,在北京本地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PM2.5的年均贡献在30%左右,非采暖季要占到40%。

谣言三:因为雾霾里存在硫酸铵才发布红色预警。

剖析:此类谣言生搬硬套一些感觉十分“高大上”的专业词汇,牵强附会,逻辑混乱,以此蒙蔽不明就里的普通公众。该谣言关联伦敦致命酸性大雾,危言耸听,其实,伦敦雾致命元凶为高浓度二氧化硫,硫酸铵虽有害健康但急性毒性不大。而且,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红色预警的启动条件为预测连续4天及以上出现重度污染,其中2天达到严重污染;或单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及以上,且将持续1天及以上时。硫酸铵不是发布红色预警的标准。 

谣言四:“煤改气”是造成北京地区“丰富水汽”的主要来源,是加剧灰霾空气的“帮凶”。

剖析:此类谣言忽略了量的比较直接得出结论,言过其实,夸大了事物原有的影响程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表示,按照我国当前的天然气消耗量计算,假如每年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气态水全部转化成液态水,平摊在全国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估算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液态水的厚度仅占大气中可降水量的几十万分之一,影响微乎其微。又如,有文章称我国每年进口1000多万吨石油焦,“石油焦”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其实,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耗结构中远超过60%,而石油焦使用量少很多。从目前统计的200多万吨进口高硫石油焦来看,二氧化硫排放量应不足10万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0.5%。再如,有人称“内蒙风力发电场和三北防护林使北方风力衰减,这导致了京津冀雾霾严重,雾霾无法被吹散”。丹麦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100公里之外,影响可忽略不计。以北京为例,北京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

(责编:张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