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森林體驗到育種植苗,大自然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5】

第34屆青少年林業科學營科普紀實(一)

2017年08月23日08:39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植樹造林”包含著怎樣的意義?

王元龍老師表示,這次的活動很有針對性,主題鮮明並且內容較為深刻,在這種地理、生物等多學科混合的環境中參加活動,可以培養他們面對綜合學科的能力。

“我們在教學中強調創造情景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而此刻我們面對的就是一個真實的森林環境。”王元龍介紹,在課堂上講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現象時,常常提到需要依靠“植樹造林”來保持水土,而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們了解到了樹木的生長與當地的氣候、地形、水文、土壤以及人類活動等方面因素是息息相關的,林業工作者究竟是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工作、植樹造林是怎樣進行的,這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后有了更具體、更加深刻的認識,“植樹造林”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而是一件辛苦而有意義的事情。

林業科學研究所李安民介紹,行話有講“人工林是羊,自然林是狼”,這是說天然林樹種非常多,生物多樣性也極其豐富,因此保持其原始狀態是很難的。“我們平時做森林經營的工作,會在樣地中進行實驗、完成生態環境監測等。這裡四季分明的氣候,就是靠這片森林形成的一種‘森林小氣候’。所以說,保護森林中的這些動植物,對全球氣候、環境、生態文明建設都有很大意義。”李安民說。

營員們正在學習如何測量樹木的胸徑。 (張萌/人民網)

(責編:張萌、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