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失控、豬肉斷供?聽聽專家怎麼說

於露

2019年01月24日08:2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非洲豬瘟病毒源起於非洲,1921年在東非肯尼亞首次被發現后陸續蔓延至歐洲、南美洲、亞洲。2018年,全球共有包括我國在內的22個國家報告發生6200多起疫情。那麼,非洲豬瘟病毒是如何跨境傳播,進入我國的?在國內又是通過哪些渠道傳播的?有傳言稱,我國非洲豬瘟疫情已失控,豬肉斷供、肉價飛漲,事實到底如何?人民網就此採訪了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黃保續,請他詳解我國非洲豬瘟疫情背后的真相。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8年12月27日,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一家大型購物超市,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肉類食品進行檢查。(陳彬/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黃保續認為,與全球非洲豬瘟病毒跨境傳播的路徑相似,非洲豬瘟病毒傳入我國的途徑可能有三種:一是生豬及其產品走私﹔二是國際旅客攜帶豬肉及其產品入境﹔三是野豬遷徙。在我國,生豬及其產品的跨區域調運,使用餐廚剩余物喂豬,生豬運輸車輛和販運人員攜帶病毒等是非洲豬瘟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針對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疫情,國家及時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但由於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長,傳播途徑多樣,再加之部分養殖戶生物安全防護意識不強,境外非洲豬瘟疫情頻發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我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存在較大難度,由此也有傳言稱“我國目前非洲豬瘟疫情已失控”。對此,黃保續解釋道,目前我國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已取得積極成效,“一是所有疫情均得到有效處置,沒有發生二次擴散﹔二是沒有出現流行態勢,全國疫情處於點狀散發狀態,疫情總體可控﹔三是當前疫情發生勢頭開始減緩。”

此外,針對此前“豬肉斷供、價格飛漲”等流言,黃保續也表示,截止1月21日,各地在疫情控制過程中共扑殺生豬約95萬頭,約佔全國生豬年出欄量的0.14%,全國豬肉市場供應總體上仍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沒有出現因為非洲豬瘟引起的市場豬肉斷檔的情況。且根據農業農村部檢測數據,截止1月21日14:00,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9.11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1%。由此看來,“豬肉價格飛漲”的流言也不攻自破。

黃保續提示,針對非洲豬瘟疫情,大家應理性對待,切莫信謠、傳謠,引起恐慌。

受訪專家: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黃保續

相關鏈接:

非洲豬瘟成養豬業頭號"殺手" 專家帶你破解豬瘟"迷霧"

非洲豬瘟病毒如何防控?疫苗難度大仍要靠綜合手段

非洲豬瘟“傳豬不傳人” 食用豬肉無需恐慌

(責編:於露、姚欣雨)